農委會為了守護國內225萬隻家犬家貓及15萬隻遊蕩犬的生命安全,人道處理154隻走私貓,臺灣大學獸醫學院教授費昌勇表示,貓的狂犬病潛伏期可能長達數年,走私貓不開放認養是絕對正確的,因為「不能把不定時炸彈丟給老百姓」;中興大學獸醫學院院長張照勤指出,貓作為機械型傳播者的角色,口蹄疫、非洲豬瘟等病毒可能藉此入侵國內。
費昌勇指出,走私動物都是來自於國外無照、不守法的繁殖場,透過違法途徑走私到國內,若是合法繁殖場,不會以走私方式輸出,走私動物的品質都堪慮,分析這次從對岸走私貓的案件,中國大陸是狂犬病疫區,且是狗型的狂犬病,常有農村地區野狗咬人,被咬的人1、2個月後才發現已感染狂犬病的事件。
他說,若是貓染上狗型的狂犬病,屬於跨物種感染,最讓人擔心的是「牠的潛伏期不確定」,可能是數周,也可能是數年;美國很多研究都指出,被狂犬病浣熊咬傷的貓,其狂犬病潛伏期不定,從幾天到幾年的案例都有,如果要求農委會將走私貓隔離檢疫後開放認養,就等於是扔出不定時炸彈,萬一飼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咬,可能得等到發病才知道被感染,此時,狂犬病疫情可能已在臺灣擴散,「後果很可怕」,「走私動物絕對不可放給民間認養」。
費昌勇強調,現在臺灣的狂犬病疫情仍侷限於野生鼬獾,必須繼續維持狗型狂犬病清淨區,一旦出現破口,幾乎不可能撲滅疫情,因為臺灣山區有很多遊蕩犬,不可能都抓來打疫苗,這是走私動物絕不能開放認養的理由,「農委會這樣做是為了國家及民眾安全著想」。
針對農委會人道處理走私貓一事,張照勤寫信給陳吉仲,對他勇於承擔表示敬意。張照勤表示,如果感染狂犬病,貓更容易有狂躁型的狂犬病臨床表現,對其他動物造成更大威脅,因為貓的狂犬病潛伏期長,防疫上很容易形成漏洞,且由於貓容易與其他鼠類及鳥類接觸,「因此在重大人畜共通傳染病而言,例如肺結核或對岸現今流行的鼠疫,都是潛伏期長,不易發現的疾病。」
張照勤指出,貓作為機械型傳播者的角色,如果染上口蹄疫甚至是非洲豬瘟的病原,也容易將這些病原引進國內,一旦有非法引進的案件發生,未來如果不幸發生疫情,只會造成更多動物必須被撲殺,更多動物生命因此喪失,他認為貓與經濟動物的生命價值平等,「以這些不幸貓的生命換取國內動物防疫的大我,也保障臺灣人民健康及農業經濟。」
張照勤說,國家整體防檢疫態度必須要有所堅持,否則相關執法人員將無所適從,甚至不敢執法或網開一面,反而造成更多病原藉由非法途徑入侵臺灣,若因此事件而開先例,「可能被認為政府會對這些事情做後續的處理,更會提高非法引入的可能性。」
他直指,臺灣社會對於這類問題常畫錯重點,重點是不該有走私動物的非法事情發生,且應提高罰則或刑責來避免不幸事件重演,保障全臺灣動物及人類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