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烏龜被迫群聚有壓力會致病!特生中心保育龜類收容減量

食蛇龜幾年前常遭盜獵走私,被緝獲的食蛇龜雖然會被特生中心收容,但經歷巨大環境壓力的食蛇龜容易生病。(圖片提供/特生中心蔡繼鋒)

食蛇龜及柴棺龜是臺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幾年前常遭盜獵及走私,被查獲後,這些保育類烏龜會被送到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收容,一度因為大量走私及大舉查獲走私,使得收容爆量,特生中心發現被迫群聚的烏龜,易因環境壓力大而生病,例如疱疹病毒、蛙病毒、霉漿菌、寄生蟲都為常見疾病,近年積極尋找野放環境,降低收容中心收養密度,並增加野外族群數量,目前監測食蛇龜及柴棺龜移地野放存活率超過80%,野放成效不錯。

林務局102年底設立「翡翠水庫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面積約1,294公頃,目的是營造適合食蛇龜、柴棺龜生息的棲地,核心區為嚴格管制區域,經主管機關許可才可以進入,且不得改變棲地、地形、地貌或從事其他開發行為;緩衝區在5至8月食蛇龜繁殖期間,主管機關得限制人員進入。

食蛇龜及柴棺龜都是盜獵走私大宗,走私目的地為中國大陸,用途則是成為藥材或是寵物,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蔡繼鋒表示,走私食蛇龜及柴棺龜為保育中心收容龜類的主要來源,野外救傷個體很少。被盜獵、走私的野生烏龜,遭遇長期且極大的環境壓力,常見自發性疾病發生,例如疱疹病毒(herpesvirus),就像人類壓力太大會「長皮蛇」一樣。

蔡繼鋒指出,收容個體若密度較高,易因群聚而感染疱疹病毒、蛙病毒(ranavirus)、霉漿菌 (mycoplasma),以及寄生蟲等,收容個體時須先篩檢疾病,但篩檢費用昂貴,1隻烏龜篩檢3種疾病要價7,500元,因經費有限,特生中心只能抽樣篩檢,透過適時檢疫隔離,以有效減少群聚效應引發的自體緊迫與疾病傳播鏈,提升收容動物生活上的安全和福利。

找到合適的地方就野放烏龜,是減輕收容中心負荷的辦法,野放前須評估環境是否適合,以及避免成為盜獵者眼中的寶地,特生中心尋求林業試驗所六龜研究中心及彩田友善農作公司合作,彩田在貢寮、金門,以及石門等地做水梯田的復育,要選擇適合的野外環境並且是有人可定期巡查的範圍,野放後才能避免再度被盜獵,也方便進行野放存活率調查。

食蛇龜與柴棺龜野放的環境不同,蔡繼鋒說,食蛇龜主要分布於1,000公尺以下的淺山丘陵地區,果園、茶園、檳榔園、開墾地周遭;柴棺龜偏向水域環境生活,但又需要闊葉林做為離開水域後的躲藏地點及度冬場域,因此保育良好的水梯田適合野放柴棺龜,兩種烏龜均為雜食性。

收容烏龜在野放前都會植入晶片,建立身分證,如果又有烏龜走私出口被緝獲,掃描晶片就能知道是否曾被盜獵以及來源;極少部分的烏龜野放前會裝置無線電發報器,無線電發報器搭載的電池,可供研究人員追蹤1年半至2年,透過發報器可評估烏龜的生存狀況。但無線電發報器很貴,1顆要價1萬多元,烏龜的生存評估也可透過樣線資料調查取得,目前食蛇龜與柴棺龜移地野放存活率均超過80%。

特生中心自103年至今,累計安置超過5,400隻野生龜類,並成功移地野放近2,500隻保育龜類,目前特生中心收容的食蛇龜約有300隻,柴棺龜650隻,蔡繼鋒說,柴棺龜的野放條件比食蛇龜嚴格,且因柴棺龜的生存領域與人類活動環境較為接近,選擇野放地點時須更加謹慎,兩種保育龜類的野放數量因此呈明顯差異。

柴棺龜的野放追蹤與形質測量。(圖片提供/特生中心蔡繼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