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上全球農產品冷鏈趨勢!臺灣發展成熟冷鏈的關鍵指南

文.圖/郭唐帷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產業分析組研究專員

隨著近年來全球消費者生活水準提升,對於健康趨向的食品需求也不斷增長,進而驅動蔬果等農產品的消費增加。各級零售賣場也逐漸愈加重視農產生鮮產品品質並提升進貨量,試圖提升消費者黏著度。而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本質是溫度控制供應鏈,影響品質的最大關鍵因素在於是否能保持全程冷鏈儲運不中斷。本篇文章將藉由綜觀全球農產品冷鏈流通趨勢,一窺目前產業發展現況。

建立成熟的農產品流通模式 關鍵在於流通主體

冷鏈(cold chain)是冷凍冷藏供應鏈的簡稱,主要泛指冷藏、冷凍類食品從原材料供應、食品工廠內生產、儲藏運輸至販賣銷售等各個物流環節中,維持低溫環境以保證食品質量,並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其中如何降低每個環節的溫差變化、完善密閉的包裝、縮短貨物搬運和配送的時間,是冷鏈物流品質的關鍵因素。而要衡量一個國家冷鏈物流產業的發展程度,可從「冷藏庫總容量」這一項量化指標來看,根據全球冷鏈聯盟(Global Cold Chain Alliance, GCCA)所公布的《2018全球冷庫容量報告》(2018 GCCA Global Cold Storage Capacity Report),2018年全球冷藏庫總容量已達到6.16億立方公尺。其中冷藏庫總容量前3名的國家分別是印度、美國,以及中國。

綜合冷藏庫總量與人均冷藏庫容量來比較,可發現紐西蘭、美國、加拿大等歐美國家的冷鏈發展相對成熟,並且在農業領域也已形成完整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例如在運輸的過程中採用冷藏車或冷藏箱,並配以先進管理資訊技術,達到包括生產、加工、儲藏、運輸、銷售等環節在內全程不斷鏈。

另外印度雖然在冷藏庫總量與人均冷藏庫容量皆名列前茅,冷鏈產業增長率也逐年上升,然而其冷藏相關的基礎設施仍不夠完善,往往導致冷鏈儲運過程中斷,進而造成農產品腐壞,浪費約4成的農產品。反之較值得參考的亞洲國家如日本,雖冷藏庫總容量僅列第四,仍屬相對冷鏈發展成熟的國家,在農產品冷鏈物流上具有一定的經驗。

若進一步以美國與日本相較,發現美國以發展大型配送中心的短鏈模式為主,在生產方與中間合作組織層面的主要流通主體為合作社;而日本則是以多級批發市場的長鏈模式為主,在生產方與中間合作組織層面的主要流通主體為農業協會。撇除地區冷鏈發展的歷程與差異,初步分析結果顯示,冷鏈發展成熟的關鍵在於流通主體的組織能力強弱,以及基礎設施的布局是否完善。

(資料來源/整理自國際冷藏倉庫協會(IARW))
(資料來源/整理自iResearch中國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研究報告)

消費需求帶動冷鏈全球化 疫情仍為目前一大阻力

隨著消費者生活水準提升與觀念轉變,對於生鮮低溫產品的品質逐漸有了更高的要求與需求,冷鏈物流也被視為極具發展潛力的產業。目前全球冷鏈主要發展趨勢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全球食品消費增速,生鮮產品的需求也隨之增長:消費者對健康食品越來越感興趣,並希望能買到更高級的農產品,例如阿拉斯加鮭魚、智利蘋果等商品,而這些都是必須經過長距離運輸,又被要求快速運送以確保新鮮度和品質的商品。故不論是已開發國家,或者是新興市場國家等地區,不斷增長的健康食品需求都成為冷鏈全球化的推動力,為食品冷鏈產業提供了巨大的潛在發展空間。

二、對於產品安全與品質重視程度提高:對於冷鏈產品而言,首要就是避免貨物在儲運過程中脫離規範溫度,以免導致產品質地和味道腐壞。隨著越來越多的優質農產品進入全球市場,導致整體產品貨架期縮短,也對溫度更為敏感,甚至隨著農產品特性還出現了各種不同級別的冷鏈儲運需求。綜上所述,這些對於品質的關注和針對消費體驗的強化,進而導致整個食品冷鏈上的冷藏倉庫有時甚至需要多達5個不同的溫度區域來存放貨品。另外,近年來牛、禽、豬等畜牧產品的疫情事件增多,加上食品安全事故頻傳,促使各國政府不斷完善生產和供應鏈環節的法規監管力度。如美國於2011年通過的《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Food Safety Modernization Act,FSMA)就要求產品必須始終追溯到原點。此類政策都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冷鏈食品生產商、供應商、物流商對冷鏈倉儲與流通產業的投資和技術革新,並凸顯全程冷鏈的重要性。

三、全球化、聯盟化冷鏈模式逐漸成形:

以國際而言,農產品、冷鏈食品生產、加工及消費,越來越呈現國際化分工的特色,國際資本和跨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投資布局,進一步催化冷鏈全球化發展趨勢。如國際倉儲和物流公司Lineage Logistics,其業務遍及北美,歐洲和亞洲,且首度於2017年,跨國際收購歐洲的自動化冷藏服務業者Partner Logistics。2018年11月再次收購英國最大的冷凍食品領域物流服務業者Yearsley。近期則於2019年2月收購溫控倉儲全球網路業者Preferred Freezer Services,終成為全球最大的溫控倉庫營運商。另外,以產地而言,因當冷鏈物流業者多半規模小、散布廣,故面對市場競爭,中小型冷鏈物流業者也傾向聯盟化謀求共同發展,讓儲運服務專業化,並提供一站式冷鏈解決方案,進一步擴散市場占有率,試圖營造「農產有冷鏈,冷鏈有訂單」的雙贏局面。

四、發展可視化、可追蹤的冷鏈供應鏈管理:冷鏈發展隨著消費者生活水準提升而不斷擴大應用面,但是相對的冷鏈營運成本也愈趨高昂。以冷鏈運輸配送環節為例,若同一批貨物中同時包括冷凍和冷藏貨物,即需要具備不同溫層的多單元冷藏車投入。在全程冷鏈環節上,即需要全程視覺化、可溯源,以及其他與冷鏈相關的管理、技術、設備創新。就目前冷鏈監控體系而言,主要還是著重在對冷藏運輸車及冷庫的監控,然而冷鏈實際上是一個從生產者的倉庫到消費者手中一系列的儲運環節,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有可能影響到最終產品的品質。但往往在複雜的物流運輸過程中,尤其是在跨國冷鏈,經常會出現更換承運商的情況。因此,即時的溫度記錄與追蹤及明確承運商責任,便能在貨物運送出現問題時起作用。

然而,2020年爆發的COVID-19疫情造成全球食品供應鏈遭到嚴重破壞,隨著餐廳及酒吧等各種場所,在全球封城隔離政策下遭到關閉或限制營業時間,過往廠商所生產的冷藏、冷凍食品接觸到終端消費者的通路也間接減少,先前已生產出來的食品只能存放,但目前既有的存放倉庫容量接近滿倉。根據全球溫控物流供應商代表業者Lineage公司估計,目前在歐洲超過90%冷藏設備已經滿倉,過往像蔬菜及肉類產品一般採用新鮮販售的形式,現在卻要跟冷凍食品爭奪空間,故廠商急著尋找新客戶,或是可以儲存的倉庫來消化未售出的食品。綜上所述,倉儲短缺時間一但拉長,最終只能被迫生產減量。出口商也被迫中斷業務,食品原本應該運到世界各地卻被困住滯留,對於冷鏈產業發展無非是一大隱憂與阻力。

購買誘因不足與儲運效益低落 成為臺灣冷鏈發展瓶頸

回歸到臺灣自身,目前在農產冷鏈發展上,主要問題在於經營主體仍以小農為主,故此種分散式生產及處理導致生產成本偏高,且多數農產品都不耐儲運,因此,如何建構一種冷鏈物流體系,可以同時解決損耗與產銷失調,將會是臺灣農業未來發展重點。

以消費端而言,目前7成消費者購買蔬果的通路仍以傳統市場為主,另外2成消費者則因便利性才選擇至超市購買。雖然消費者普遍認為低溫配送的蔬果品質與安全性都更有保障,但在購買時仍以價格為主要考量。 以產業面而言,目前國內農產品運銷通路大致可分為兩種:第一種為蔬果集中處理,如農會、合作社,或是運銷公司與農民契作收購後再進行處理和包裝,進而配送至超市、量販店,以及其他大型消費戶(如團膳業者)等。此類通路對於農產品品質要求門檻高,故採收後大部分都會採低溫冷鏈儲運,然而仍有少部分最後銷往批發市場的農產品,因無冷鏈設備故採常溫運送,導致失去前段儲運的溫控用意。第二種為小型蔬果自銷通路,銷路規模較小且分散,主要是農會及合作社等農民團體共同運銷至各大批發市場,透過拍賣、議價交易,再經傳統零售市場銷售。因冷鏈應用對於此種通路而言成本過高,故此類通常未採低溫倉儲。

臺灣超商多又廣 建議農產冷鏈與超商結盟

回歸到臺灣來說,目前本土冷鏈物流產業主要可劃分為超商/超市(如全聯、統一、全家)的自建低溫物流體系、專業第三方B2B運輸倉儲業者(如逢泰、全日、裕國),以及第三方B2C/C2C低溫宅配服務(如UBEREATS、Foodpanda)等三大類業者。目前線上低溫宅配農產品的物流體系仍不成熟,除高昂的運費成本外,農產品的易腐性也會造成品質參差不齊。而超商業者在低溫食品市場目前雖以調理食品為主,然考量其優於超市的地區密集性與廣布性,未來農產品若能與超商業者持續加大合作,打造農產品冷鏈與超商的產業聯盟化,除可借助超商原有的密集性外,也可降低原先線上冷鏈宅配高昂運費來吸引消費者。目前如全家已嘗試推出「冷凍店型3.0」,瞄準雙薪家庭、小家庭、單身族等客群販售小分量、易保存的即食冷凍食品。未來可以考量此模式,進而改變消費者購買習慣與認知,並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