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保法修法開放原住民用「山豬吊」? 林務局:修法與現行法規無異

野保法修法有關原住民狩獵規定,林務局長林華慶將在二讀時與立委溝通,建議修正。(圖片提供/林務局)

日前立委孔文吉版本《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法草案在立法院初審通過,條文新增禁止使用「鋼製吊索」(俗稱山豬吊),但明定「原住民族使用傳統獵具者,不在此限」,引發動保團體質疑衍生原住民族特權。林務局長林華慶今(8)日表示,修法內容實際與現行法規無異,並未擴大開放,林務局也正擬定吊索獵具管理規範,將限制獵具口徑、吊索索徑,以避免誤傷臺灣黑熊情形發生。

林華慶今日出席《山林本事》新書發表受訪時指出,現行《野保法》第19條及第21-1條本無禁止原住民狩獵時使用鋼製吊索,此次修法並未放寬限制,現行管制作為沒有任何改變;修正條文也並沒有稱鋼製吊索是原住民「傳統獵具」,傳統獵具應是石板陷阱或樹藤套索一類,未來可能須針對傳統獵具範圍、形式做更清楚的定義,現在文字容易引起外界誤會之處,林務局會在二讀時與立委溝通、建議修正。

針對現在民間使用的山豬吊陷阱,林務局將訂定管理辦法,限縮陷阱口徑,避免臺灣黑熊等大型動物誤中陷阱;山豬吊若是使用過細吊索,一旦動物遭束縛掙扎,恐造成斷肢傷害,因此未來也會針對吊索索徑予以規範,配套法規預計今年可修訂完成。

為避免山豬吊口徑過大誤捕非標的物種,林務局去年即開發精準式踏板套索,今年進一步改良製作出2,000具,預計今年4月中可於臺中、南投、嘉義、台東、花蓮等重點地區之山村部落推廣使用,與農民交換、汰換原本的一般踏板套索。

林華慶指出,農民使用山豬吊獵具,目的是在防止農損,而不在捕獵野生動物,因此林務局推廣精準式踏板套索給農民使用,要讓農民相信可達防止農損目的,就會有更多人用;若只是直接宣布禁用、開罰,反而會使山豬吊全部地下化,造成更多傷害。

林務局推廣精準式踏板套索提供農民使用。(圖片來源/農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