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澳荔枝產業合作多達6品種 農委會預估3年可見成果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有6支荔枝品種目前正在澳洲試種,台農3號拉鏈荔枝是其中之一。(圖片來源/農試所)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有6支荔枝品種目前正在澳洲試種,農委會正向澳洲申請品種權中,預估3年內可以長出果實,臺灣將與澳方合作以同一品牌進軍國際市場,東南亞將鎖定新加坡,也有機會賣到泰國,透過冷鏈技術也能將鮮紅欲滴的荔枝賣到美國。6支品種從台農2號到7號,都是農試所育成的品種,已在國內取得品種權。

農試所嘉義分所園藝系主任張哲瑋表示,台農2號至7號的商品名,依序為:旺荔、玫瑰紅(拉鏈荔枝)、吉荔、紅寶石、艷荔,早大荔,都是市面上少見的荔枝品種,國內荔枝品種以黑葉及玉荷包為大宗,但都沒有品種權,無法獲得品種權保護,只有能做出市場區隔與品種權保護的品種,對臺灣才有幫助。

荔枝品種拿到澳洲種植以及申請品種權的過程,遭到外界質疑,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對此表示,合作案是104年第12屆臺澳雙邊合作會議決議,由澳大利亞昆士蘭農林漁部(DAFF)、昆士蘭荔枝生產者協會與農委會農試所共同合作申請品種權,在澳大利亞申請的品種權屬臺方所有,品種權所有人依法可限制荔枝品種生產與銷售,在澳大利亞所生產荔枝不可回銷臺灣。

陳駿季說,臺澳簽署的MOU是合作框架,確認雙方都有合作意願,之後的執行細節則由合約規範,雖然預估還要3年才有荔枝果實收成,但臺澳雙邊已有多家公司表達意願,澳洲臺商甚至已籌組公司等待我方授權,透過雙邊民間合作生產及共同行銷,「我們將用一個品牌打(國際)市場」。

農委會強調,荔枝屬於產期較為集中的作物,臺澳分處北南半球,剛好形成反季節生產互補,進行跨國週年生產佈局,有利臺灣品種荔枝拓銷全球,可減少外銷農產品產量不穩定的疑慮。

張哲瑋說,澳洲也生產荔枝,主要品種為桂味粉,黑葉、玉荷包在澳洲也有少量種植,澳洲荔枝主要產期11月至隔年3月,有時會拖到4月,主要產地為中澳以北,農試所的台農2號至7號品種,在臺灣的產期最早從3月底開始,最晚到8月初,但移至南半球澳洲種植後的荔枝產期,還要等實際種植結果才能確定,推估可能是11月至隔年2月,與澳洲當地荔枝產期重疊,但在澳洲種植臺灣荔枝品種是以外銷至第三地為目的,與澳洲內銷市場比較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