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遠洋漁業漁船 猶如一座工廠 撐起龐大產業鏈

目前全臺魷釣兼秋刀漁船有103艘。

內容提供/《漁業推廣》 文/李育琴  攝影/游忠霖

6月下旬前鎮漁港非常忙碌,港內停滿近百艘遠洋魷釣船,有些船正在卸魚,有些進行秋刀魚棒受網設備的更換,也有的準備加油、補給等。在這個全國最大的遠洋漁業重鎮,從漁船卸魚,到出港前的整補作業,在在展現遠洋漁業充沛的活力。

除了有上百艘的魷釣暨秋刀魚漁船,大型圍網漁船和鮪延繩釣漁船更是我國遠洋漁業重要的成員,臺灣籍圍網和延繩釣漁船分別有34艘和300艘,此外尚有許多與國際進行合作的漁船和相關產業。這些漁船遍布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為全球供應大海裡的糧食生產,也是人類飲食中重要的蛋白質來源。臺灣在全球遠洋漁業中可謂舉足輕重。

遠洋漁業提供30萬就業人口

根據我國漁業統計年報,2018年遠洋漁業總漁獲量達62萬公噸,年產值超過357億元。事實上,遠洋漁業除了漁業捕撈為我國賺取大量外匯,整體產業鏈所創造的工作人口和就業機會將近30萬人,包括魚貨交易買賣、加工、冷凍,漁船建造、維修,船上的設備、電子儀器、五金零件,以及船員生活起居所需的供應等等。如此多元產業活絡的脈動,正是由遠洋漁業所牽動而起。

2020年初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為全球公衛和經濟帶來嚴重衝擊,遠洋漁業也在這波疫情下,受到波及。臺灣鰹鮪圍網公會理事長柯俊明指出,臺灣防疫做得好,但遠洋漁業受國際環境影響,包括歐美各國採取封鎖措施,限制民生經濟活動,西班牙、法國圍網漁船和中南美洲的罐頭工廠,也因船員和工廠員工確診,停止出海和生產。所幸臺灣的漁獲原料主要出口至泰國曼谷,當地仍正常作業,不過終端產品魚罐頭的銷售,也因經濟封鎖而大受影響,一直到6月各國逐步解封,情況才開始好轉。

遠洋漁業整體產業鏈所創造的工作人口和就業機會將近30萬個。

整體而言,今年上半年的鰹鮪漁業產量和價格都受到疫情影響而下滑。此外,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規定7月至9月禁止使用人工集魚器及禁捕其周邊魚群,以確保漁業資源永續,因此對圍網漁船來說,只能期待10月以後產量逐步恢復。

柯俊明表示, 臺灣圍網鰹鮪產量每年都大約在20萬噸,這是我國34艘鰹鮪圍網漁船在WCPFC所分配的捕撈日數下,獲得的最好收成。另一方面,由於每年繳交的入漁費、漁獲轉運成本等逐年高漲, 因此對於圍網業者來說,經營也面臨相當的挑戰。

撐起龐大產業鏈 對臺灣的隱性貢獻

說起圍網漁業產業鏈,柯俊明說,牽涉的產業非常龐大。臺灣有全球前三大水產貿易商,是全世界鮪魚罐頭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因此漁獲貿易不可忽視。此外,臺灣的造船技術相當頂尖,由於鰹鮪圍網漁船的構造不同,頂重下輕,若造船技術不好容易翻船,因此臺灣造船能力備受肯定。除此之外,包括漁船的修理整補,如網具、冷凍機械設備等,都要靠漁港旁的整補業者來維護修理。光是三年一次的整補,總花費就高達6千5百萬元。而船員人力仲介公司更是產業鏈中,人力資源供應很重要的一環。「這些都是遠洋漁業周邊支撐起的產業規模,是對臺灣的隱性貢獻。」

臺灣圍網船光是三年一次的整補,總花費就高達6,500萬元。

然而,未來臺灣圍網漁業的發展仍有相當的挑戰,包括船員幹部的培訓不足,非常仰賴外籍移工;船上先進設備的研發投入也較缺乏,無法吸引年輕人;而營運成本高漲,在國際競爭下,受到中國以補貼業者方式及島國高額入漁費進逼;此外,臺灣圍網受限轉運報備的法規限制,轉運作業比他國慢一步,這些都是未來遠洋圍網漁業所面臨的風險。

說起遠洋魷釣及秋刀魚漁船,就不能不談到現任臺灣區遠洋魷魚暨秋刀漁業公會理事長雷祖綱。船長出身的雷祖綱,在1979、1980年間面臨北太平洋赤魷價格崩跌,因此提議將公司的魷釣船改裝為秋刀魚棒受網漁船,在下半年捕撈秋刀魚,從此打開我國魷釣船上半年在福克蘭群島捕魷魚,下半年返航整備後,再前往北太平洋捕秋刀魚的產業模式。

目前全臺魷釣兼秋刀魚漁船有103艘,而在福克蘭群島作業的船隻因執照數量僅75艘,因此有些漁船只專注在下半年的秋刀魚產季。

遠洋魷魚暨秋刀漁業公會理事長雷祖綱。

近年西南大西洋的魷魚同樣也面臨魚況差的情形。雷祖綱指出,「我們的經驗來看不是資源受到破壞,而是氣候變遷、地球暖化,造成洋流分布和流向改變。暖流太強,無法形成湧升流,使得食物鏈無法產生,就沒有形成漁場。」公海外的魚群散去,魚群被暖流推往阿根廷沿岸,沿海漁船反而大豐收。

我國魷釣漁船在2014、2015年皆有超過20萬噸以上的產量,然而近兩年因氣候變遷和資源再生遭破壞等因素,漁獲量減少至6至9萬公噸。這也影響了魷釣船業者為節省成本,而停止上半年的遠洋魷釣,專注在5月開始的北太平洋秋刀魚產季。

然而受到全球疫情影響,部分東南亞外籍船員無法入境而使得出航日一再延期。7月初,僅有部分秋刀魚棒受網漁船出海,今年漁獲量可以預期不如過往。

我國遠洋魷魚產量在2014、2015年皆有超過20萬噸以上,但是近兩年因氣候變遷和資源再生遭破壞等因素,漁獲量減少至6至9公噸。

遠洋魷釣兼秋刀魚漁業 靈活占優勢

我國遠洋秋刀魚棒受網漁船在北太平洋有相當實力,近10年漁獲量在10萬噸至22萬噸之間。由日本發起的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NPFC),在2015年正式成立後,目前由日本、美國、加拿大、俄羅斯、韓國、臺灣、中國、萬那杜8個會員國組成。秋刀魚的捕撈配額,是以不影響漁業再生能力的可捕獲量,由各國協商同意,目前我國配額每年為18萬噸。

雷祖綱觀察臺灣遠洋魷釣船的優勢,除了魷魚、秋刀魚兼捕的靈活性,漁船設備先進,採用魚水分離、選別機分類後裝箱進入冷凍庫,比起日本近海小型魷釣船的漁獲物更新鮮、保存期長;此外,日、韓的魷釣船無法兼捕秋刀魚,因此臺灣在國際上仍占有相當優勢。

現今遠洋漁業的經營模式,和過去傳統捕魚不同。雷祖綱說明,「一艘遠洋漁船就像一個工廠,離開漁場就代表工廠停工,因此在產季不應停工,當漁況好的時候,漁船滿載就安排運搬船來會合,卸魚轉載到市場去賣;魚卸了,船輕了就為船加油,讓船穩更好繼續捕魚。」這樣的運作模式,也成就了遠洋漁業的各種服務和產業。此外,100多艘魷釣船就供應了近5千人的船上工作機會,再加上周邊維修運補加工等產業,對國家的貢獻很大。

我們平常吃的魷魚皆來自遠洋漁船捕撈而得。

他進一步指出,遠洋魷釣及秋刀魚漁業,整體看來還是欣欣向榮,但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影響令人擔心,此外船員的短缺也是,對於船員幹部如何永續,目前公會提出要讓外籍船員接受訓練取得專業執照,希望這些在船上有兩、三年經驗的船員,可以在受訓後合法取得執照,讓產業不會面臨專業人力短缺的困境。

鮪延繩釣歷史悠久 遠洋漁業是國土延伸

遠洋鮪延繩釣漁業是我國歷史悠久的產業,在政府積極地推展下,成為今日世界最主要的生產國之一。由於長久的漁業實力,我國目前以捕魚實體身分加入北太平洋鮪類及類鮪類國際科學委員會(ISC)、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美洲熱帶鮪魚委員會(IAT TC)、南方黑鮪保育委員會(CCSBT)之延伸委員會(EC)、南太平洋區域漁業管理組織(SPRFMO) 、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NPFC)以及南印度洋漁業協定(SIOFA)等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

臺灣遠洋漁船在各大洋區有數百艘進行捕撈,供應全球海鮮食用人口糧食安全。但顧及產業及資源永續,如何配合各區域組織進行漁船管理和漁獲資源的管理,也是我國漁船不可迴避的責任。

臺灣鮪魚公會理事長林毓志表示,根據國際組織的調查,這幾年的漁業資源確實有變少。從印度洋鮪類委員會(IOTC)4年前開始管制圍網漁船的捕獲量開始,鮪延繩釣的產量近兩年才有逐步提高,例如大目鮪比往年多了7%、黃鰭鮪多了20%。顯示海洋中的食物鏈被破壞,影響的就是大型鮪魚的資源永續。

鮪延繩釣漁船主要是以捕撈鮪魚、旗魚、鯊魚等高度洄游魚類種群為主要漁獲的漁船。

事實上,臺灣鮪魚公會在各洋區管制的捕撈量和回報作業上都是模範生。林毓志說,臺灣政府已透過漁船監控系統(VMS)掌握漁船即時動態資訊,同時結合漁獲即時回報系統,讓遠洋漁船透過衛星傳輸,把漁獲作業資料即時傳送至管理單位。因此臺灣遠洋漁業上千艘漁船都受到有效監控。

另一方面,在備受關注的遠洋漁業外籍船員待遇問題,林毓志認為,臺灣造的船是世界一流的,目前新造船艙內的設備,皆配合國際勞工組織(ILO)第188號「漁業工作公約」。船員在海上的生活起居空間符合要求,此外船上的用油、廢棄物等都有其處理標準。

林毓志談到,曾經協助一名準備返鄉的印尼漁工緊急治療重症後順利返鄉,對於船員的人道救援,不因僱傭關係解除而不做。後來此事成為印、臺兩國勞動部間的美談。

遠洋漁業對我國的重要性為何?林毓志說,「遠洋漁業是我們國土的延伸,因為幾十年前就有前輩去捕魚,我們今天才能在各大洋區擁有現在的配額。我們國家不能沒有遠洋漁業。因此,這個產業對國家很重要,我們必須要維持、要顧好目前所擁有的資源。」

本文轉載自406期《漁業推廣》月刊,原文標題〈一艘漁船猶如一座工廠  遠洋漁業 撐起龐大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