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媛玉
一場發生在全臺農村持續十年的寧靜革命,改變了農村的樣貌、增加農民的收入、吸引青年的腳步、留住珍貴的在地文化,更醞釀出美麗的產業之花,幫助農村居民重拾在地生活的尊嚴與活力,實現富麗農村的夢想。
早期臺灣因工商蓬勃發展,許多農村青壯人口外移到都會,留下的大多是高齡長輩,公共建設少、生活機能低落,連文化特色也逐漸消失。
看見臺灣農村長期存在的隱憂,行政院農委會自民國97年起即擬定農村再生條例,並於99年公告施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談起過往,「因應十年前的現況,農村再生條例當時期許能透過創新思維,廣邀在地居民共同參與,從農業的角度出發、促進農村活化,在生產、生活、生態與文化上都能均衡發展,打造富麗的農村。」
在彰化縣埔鹽鄉大有社區,陳吉仲主委的腳步穿梭在豬圈改造的書院、社區長者動手打造的空間,參觀了悶燒廢棄木材和樹枝的生物炭爐,也和在地青農與駐村青年交流對談,還不忘採買社區有機栽種的農村好物「金碳稻」,這裡不僅是實現農村再生夢想的典範社區,更是青銀共居、共好的生活場域。
他有感而發,「很高興十年後的今天,農村再生的行動在全臺各地引起風潮,為社區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不僅全面提升了農村發展,居民的收入增加了、青年回鄉的腳步加快了,許多美好的文化、在地的認同感、豐富的生活體驗也持續在這裡上演。
細數農村再生,改變持續發生
「農村再生」的核心價值在於人,農委會積極扶植農村發展的主要促進者及參與者具備多元能力,陳吉仲主委表示:「我們希望凝聚農村居民的共識,激發他們的想像與創意,延伸出更多由下而上的創新模式,未來在農村持續擴散。」而回顧農村再生的歷程,水保局更扮演了重要角色,從最早期的培根計畫開始,引動社區內部參與、同時吸引外界關注,逐步促使青年留鄉與返鄉,透過有系統的培訓協助凝聚社區共識、形塑願景,陪伴在地人才厚植實力,同時鼓勵青年回鄉服務農村,為轉型挹注更多活力。
著眼於農村的永續未來,活絡農村經濟活動、結合產業輔導社區企業化成為新的發展方向與主軸,透過選拔農村好物來鼓勵農村社區持續創新研發特色產品,吸引各界關注。一路見證與陪伴農村轉型的水保局李鎮洋局長指出:「我們還輔導社區產業轉型成為社會企業,一方面以企業化經營持續茁壯,另一方面將收益回饋社區,幫助農村永續發展。」
為加速推動農村再生,106年度起農村再生政策也正式轉型為「農村再生2.0」,除了積極擴大多元參與、強調創新合作、引導各區適性發展、推動友善農業以落實農村永續及強化城鄉交流,更打造出特色化、區域化、智慧化的全新農村再生。於是,有愈來愈多的創新陸續展開,例如落實保育與兼顧在地經濟的里山計畫、推出「優遊農村」品牌、打造金牌農村,以及記錄保存農村文化與技藝的行動也遍地開花。
十年光陰如白駒過隙,農村再生宛如一場寧靜的革命,讓創新與創意在各農村如野火燎原,不斷活化、蛻變,李鎮洋局長有感地說:「這是一場巨大的社會改造工程,農村再生創造了無數機會,把永續發展留給下一個世代。」
思考創新與永續,擁抱農業新未來
走過農村再生十年,農委會用心投入友善環境農業的推廣與技術研發、打造符合生態標準的漁畜產品養殖體系,更積極輔導社區產業轉型提升與擴大產品行銷;同時以創新的現代化農業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回應極端氣候變遷下對農業生產造成的衝擊,積極維護農業永續發展的韌性。有鑑於農村不只是農業發展的空間、常民生活的場域,更是留存與維繫臺灣傳統歷史與文化的博物館,因此農委會也本著維護臺灣農村文化與環境永續發展的初心,展開傳統農村社會文化及農業知識記錄與傳承的行動,透過創新思維、保存文化、創造永續,和在地居民攜手打造安全農業、幸福農民、富裕農村三生共構的永續農業。
農業是國家的基礎,農村是糧食安全的基地、國土永續的希望,更是國家發展最重要的一塊拼圖,陳吉仲主委說:「農村再生十年來所做的努力,都是為了每一位消費者、每一位國民。」在維護農業地景,強化友善環境及基礎建設外,農委會也將持續活化農村經濟與競爭力、創新農業發展、培育更多農業人才與推動農村社區企業化經營、開拓行銷通路,還有結合科技與創新打造更多農業體驗旅遊的機會。
「讓住在農村、來到農村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幸福與滿足,是我們最大的心願。」陳吉仲主委表示,農村再生活化了農業、乘載了文化、更促成農村永續,讓世世代代都能在這裡安身立命,面對充滿挑戰的未來,他也邀請全民一起加入,共創人、自然與社會和諧共榮的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