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農村】白石森活休閒農場 隱身都會半山腰的自然農莊

農場以「白石」為名,起因於當地自古即多產白色沉積砂岩。

內容提供/蘋果屋出版社 文/陳志東、許瓊文、游文宏

很難想像,這樣一個花木扶疏、綠草如茵的地方,距離「捷運站」只有十五分鐘車程。而它「彷若天堂般」的存在,卻是一對年近七旬的銀髮夫妻投入大半生、致力有機耕耘的結果。原來,「結廬在人間」可以這樣仙氣;原來,「心遠地自偏」不是神話──用愛灌溉,就能成全。

內湖,位居臺北市的邊陲地帶,清朝以前先民以務農為主。然而,隨著時代轉變,近二十年來務農人口已餘不到200人,特別是在「內湖科學園區」進駐後,整個內湖「水牛變滑鼠」的歷程一覽無遺,主要農產作物也從原本的多樣性,轉而聚焦在碧山一帶的香菇與草莓,甚至還成為臺北市唯一可以採草莓的地方。

「白石森活休閒農場」即位於觀光草莓園最為密集的「白石湖休閒農業區」內,這是距離市中心最近的休閒農業區,也是內湖最高海拔的社區,保有都市中少見的農村風貌,也因地處山坳,四周被碧山、大崙頭尾山、白石湖山、五指山、圓覺山等群山環繞,所以彷若山林中的世外桃源。

農場內大量栽植柚樹、柑橘、蓮霧、楊桃、百香果、「內湖1號」草莓等水果,以及櫻花、紫藤、薰衣草、芳香萬壽菊等花卉香草。更高處,則還有景致開闊的有機農場,不但看得到長滿高麗菜、小松菜、蘿蔓、白蘿蔔等蔬菜的繁茂菜園,還能遠眺像小積木堆疊高樓的臺北盆地,地標「台北101」更是清晰可見。也由於環境寧靜自然,天空中常見大冠鷲盤旋、枝頭間更有成群藍鵲跳躍,從荷花池到森林步道,都是遊客最愛逗留賞景之處。

農場園區內所種值的有機蔬菜。

這樣蓬勃的生命力,並非憑空冒出。因為早在30多年前,農場主人劉昭賢及黃明瑩夫妻就「開疆闢土」,兩人一路摸索、邊學邊做,才讓白石森活休閒農場有了今日面貌,兩人胼手胝足,不僅逐步落實「營造有機食農教育中心」的理想,更成為帶動白石地區投入有機栽植的先鋒。

純淨天然 有蟲為證的健康食材

自從接觸有機栽種20多年來,劉昭賢與黃明瑩最欣喜的,莫過於能在自家農場落實這樣的理念。「這裡從有農作以來,就是有機栽植,農會甚至還說我們是唯一沒有買過化肥和農藥的農場!」從這樣的描述中,不難聽出兩人的驕傲。而走進菜園,還會看到無論是高麗菜、白蘿蔔,還是芥藍菜、蘿蔓葉,都被蟲咬得坑坑巴巴的模樣,就連栽種在溫室高架上的嬌貴草莓,也掛著晶瑩的蜘蛛網。

「看得到蟲,就表示作物很健康、沒有農藥。因為萬物共生,所以我們要吃,也要留些給蟲子吃!」黃明瑩一邊翻出高麗菜葉裡的昆蟲排泄物,一邊解釋。也正因為完全不施用化學肥料及農藥,所以白石森活的蔬菜和水果都純淨無汙染,儘管不夠漂亮,但卻是最天然的食材、吃得出最原始的滋味,也是現代社會中最難得、最健康的食物。

蟲子咬過的菜葉。

家傳手藝 百年醬缸釀出的珍寶

除了菜園果園裡的新鮮有機蔬果,在「白石58莊園」的農產品陳列區,還會看到兩個大大的甕、上面貼著「百年醬缸」的紅紙,甕口雖被嚴嚴實實密封,卻不斷散發出豆醬香,讓人忍不住口水直冒。

「我爸爸是討海人,媽媽卻很會做醬瓜──蚵仔配醬瓜,真是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黃明瑩長在養蚵歷史長達300年的彰化鹿港海邊,家中有8個兄弟姊妹,在物質缺乏的年代,餐桌上最常見的蛋白質就是蚵仔,而醬瓜更是大部分家庭裡的「常備菜」,簡直一日三餐都有它。

貼上紅紙的醬缸裡可能是蔭冬瓜或醃醬瓜,在天然與樸實中,傳遞的是真實的純滋味。

務農之後,黃明瑩除了用天然有機黃豆、黑豆釀造豆醬及醬油,也把農場大量收成的瓜果,以老祖先留下來的醬缸技術製作「蔭冬瓜」、「醃醬瓜」;而這些帶有「媽媽的味道」的醃漬物,也不再只是「為了配飯」的醬菜,更是可以拿來讓料理更加升級的調味良伴。此外,她還會釀柚子醋、草莓醋、熬煮果醬,不僅延長蔬果賞味壽命,更讓有機作物透過加工,變身成為另外一種兼具品牌形象與附加價值的代表商品,讓農場的好味道可以持續更久、也傳得更遠。

遠離塵囂、視野開闊的農場,無論一花一葉、一草一木,都讓人有清新自然的感動。

本文摘自蘋果屋出版社《農村廚房尋味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