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商業市集的小鎮,有他們在經營

圍繞在鎮上中心的是信仰。

文、攝影/蕭秀琴

山與海、南北貨,在平原上相逢時稱潮州。

10×10會不會變成100%不得而知,但一定會遇見來自潮庄的百分百女孩

因為這是個棋盤式、以直角轉彎,尤如迷宮般的小鎮,熙熙攘攘多人潮

國道3過了二重溪,平原展開,一片似曾相識的熟悉南國景象,檳榔園、鳳凰花開在6月天正熱鬧,如此平凡的景象,平凡大抵來自於普遍,並成就了數大的美,但自北而來的人們,仍然會感到驚奇。

行車在小鎮上蜿蜒,隨意一處魚塭旁水聲轟轟響,旅人只會更篤定這是傳說中的屏東魚塭,直到,仿日式建築的庭園裡,正午陽光穿透臺灣安息香的枝椏灑落在石燈籠上,影子斑駁,就像是說,「雖然不是了不起的大佛,還是請你在這裡保佑人們吧!」這是主人楊文正繪《花地藏》中的一句話,滾下山的大石頭愈鑿愈小,或許這是從大武山上滾下來的石頭,在三平咖啡的日式庭園裡安住。

潮州人賣的是信念與做生意人的信用。此為三平咖啡庭園。

酷日煎熬,人要安住並不容易,商業市集大部分的人都是過客,這幾年來卻有了別樣的風景。下山來推薦臺灣咖啡豆的排灣族人,以賈茲格斯(Jazekes)之名,一心想征服世界成為臺灣之光。從高雄南遷曬麵線的愛侶,「玫來晏趣」之餘,隨著安家落戶熟悉平原風土,擴大傳統食材新想像。遠道彰化南來過退休生活咖啡民宿,雖然「山山來遲」,至少讓背包客有個落腳之處。一對一對夫妻檔是胼手胝足,也像探險家般試水涉險。

在此之前,潮州是潮庄,潮州人落腳之處不言自明。小鎮中心三山國王廟是粵東潮州人與閩客人的信仰,以此為起點,圍繞著市集和民生所需,有中醫藥行、服飾用品、茶行,更別說庄人飲食風情與特色在此展現。

在廟門口賣草茶的林耀輝是三山國王廟的董事長,「林耀輝草茶」是潮州人解暑熱的祕方,焦糖熬煮枸起根,也就是地骨皮與鳳尾、仙草、甜株草等中藥草,因此,是草茶不是青草茶,曾經是接骨師的林耀輝已經88歲,跟中藥行家的女兒成親,兩人的中醫藥底蘊在此成就超過半世紀的滋味。

不論是資深潮州人還是新到庄裡的人,都有一股英氣與溫柔。左為林耀輝草茶,右為山山來遲。

「潮州人到哪都能泡茶。」潮州人出身的作家周芬伶這般形容自己的飲茶,常看她發文的人都知道他蒐集的古董、玉器與茶具。確實,小鎮上以茶為名的百年茶行、旅館與茶飲,最老字號當然屬向百年邁進的彰春茶庄,一隻鎮店之鵝在門口守護著。

現在的潮州茶商都說茶產區來自大禹嶺、阿里山的高山烏龍,彰春茶庄第二代老闆,23歲就開始搜茶生涯的蘇國清,見到客人進門就開始泡茶,茶產區的典故朗朗上口,妻子在一旁以中藥行包藥的方式,像是表演摺紙藝術般的手法包好一包一包茶,等著客人帶走。

喝茶作為生活的一部分,是商家生意人招待客人的誠意,更早之前,南北往來東西交通在平原上交會,給行路的人喝一口沁涼是潮州敞開胸懷的方式。最早經營成衣的義發服飾行已經3代,第2代的張媽媽是位說唱俱佳,熱心參與鎮上活動的典型商家媳婦,她說,結婚第3天就跟著婆婆去菜市場,站在店面門口招呼客人,客人來就趕快奉上一杯茶,在山海交接的平原上,從山上的原住民處取得物資材料,加工轉手賣出去,家族在此落地做生意3代,對地方人情、事件典故,說來都有一種吟遊詩人說唱的興味。

可不是,做買賣的人,客人來了自然要招呼,藉此練就一身功夫,更重要的是生意做信用,要出貨時其他事情擺一邊;這是潮州人的俚語。

擁有勤懇與熱情,就是成功的生意人,也是一種特質。左為永昌藤具行,右為義發服飾行。

一個地方的深淺要看文化底蘊,來此落戶的明華園歌仔戲團黃字旗,讓原來的潮州庄役場成了屏東戲曲故事館。1912年出生的創始者陳明吉,從恆春半島現今的車程來此,1929年創團至今成為全臺最大的歌仔戲團,2012年酬神戲《青蛇傳》,手稿已然成為典藏的史料。

給外人看的是華麗上場的戲曲招待,日日生活在此的人,一樣要重視美感形塑,1929年全球金融危機、世界經濟大蕭條,豐文印刷廠在此開業,家族第4代的兩個小童,在古老的印刷機前玩著學長們運動會時,別在衣服上的號碼布印刷數字模。或許他們就在這樣的環境裡,認識數字、數數,以及學會做生意。將近百年的印刷廠,印的是一則一則小鎮生活史與歷史。

這樣一個小鎮就突然沒落了嗎?這種相對性的感受來自於近鄉情怯的子弟更多一些,大抵是眼界開闊之後,想要榮歸故里的一種感懷?

臺灣的城鄉差距,在70年代加速推進工業發展之後,農村沒落成了一種不可逆的趨勢,而在都會形塑一種生活價值的時尚潮流中,田園生活只會是一種夢裡的理想追求,並不真實。更甚者,讓人覺得可以退一步唾手可得又踟躕不前是小鎮生活。

誰說商業城鎮沒有文化,他們才是有厚實資本培育下一代的地方。此為豐文印刷。

臺灣文學家龍瑛宗的作品《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描寫一位到設有糖廠的小鎮就職年輕人的困頓,一開頭描述:

「午後,陳有三來到這小鎮。
雖說是九月底,但還是很熱。被製糖會社經營的五分仔車搖了將近兩個小時,步出小車站,便被赫赫的陽光刺得眼睛都要發痛似的暈眩。街道靜悄悄地,不見人影。」

是不是很像要到南州糖廠就職在潮州火車站轉車的年輕人?但在用汽車代步的時代,已不需要轉運的交通方式,潮州只能成為都會人的後花園?

在高雄教了40多年音樂的吳老師,仍然只願意說自己是屏東人,幾乎每週到潮州過週末,她說,大武山怎麼看都不厭,好似在潮州就能舒適的洗滌一週的疲憊。這個與台灣好基金會的設想似乎不謀而合,或者說這個團隊精準揣摩人心,在潮州執行「大潮.南紮根計畫」,以「10×10潮人物」展帶動潮州鎮的小旅行風潮,復甦小鎮樣貌。

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終於在故鄉落實自己的理念。此為台灣好潮州基地。

當然,任何一個案子都不會是簡單的田調與數字統計,追根究底還是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的願景,以及,子弟榮歸故里的回饋,像是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的讚聲。

經常強調自己是「庄腳囝仔」的柯文昌,屏東潮州人,離開故鄉超過40年,幾乎是自小學畢業後就離開潮州生活。台灣好基金會在10年前成立,最早經營的地方是臺東池上,知名的「池上收秋稻穗藝術節」,在登上《紐約時報》藝文版頭條的時候,就已經奠定了成功經營地方創生的地位。

然而他過了10年才回到自己的所在。近鄉情切「怕漏氣」(lauʟ-k‘ui)是很好的說法,有人星夜趕科場就會有人辭官歸故里,最終美好的落腳處是所來之處。

台灣好對經營地方已經有一套架構,柯文昌說,發展出「鄉鎮模式」有三個階段的做法,他們在池上深耕積累的經驗,是在潮州做事的資本。甚至,日後也可以在其他鄉鎮推動「地方創生」,這段路走了10年。雖說是10年後才敢回鄉,或許這10年就已是他迫不及待地榮歸。

以10×10潮人物作為成果發表會,可以看出商業城鎮的本質,建立都會人後花園的立意也很明確,人來人往,接受人潮是潮州人最擅長之處。

朗朗晴天適合曬麵線,百年來的奠機能擁有昂首神氣的鵝。左為玫來晏趣麵線,右則是彰春茶庄。


農傳媒專欄作者/蕭秀琴
本文作者蕭秀琴為豐年社主筆,著有《料理臺灣》《植有武威山茶的小屋》《精油日常》等,計9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