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AT大砍大目鮪漁獲上限達2成 109年度單船配額出爐

鮪魚種類多,臺灣人最愛的是黑鮪。(圖片來源/屏東縣政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

大西洋鮪魚漁獲配額量今年大減,農委會漁業署公告109年度大西洋海域之年度漁獲總配額及各鮪延繩釣漁船之單船配額,其中,臺灣抓很多的大目鮪,配額量從去年的1萬1679公噸,減少至今年的9226.41公噸,大減21%。漁業署解釋,這是因為調查後發現該海域的資源量減少,大西洋鮪類資源保育委員會ICCAT因此要求各會員國及合作會員,減少漁獲配額,以保育資源。

根據漁業署公告,109年度大西洋海域之年度漁獲總配額:大目鮪9226.41公噸、北大西洋長鰭鮪3926公噸、南大西洋長鰭鮪9400公噸、北大西洋劍旗魚270公噸、南大西洋劍旗魚:459公噸、黑皮旗魚:126.2公噸、大西洋白旗魚及長吻旗魚50公噸。其中,大目鮪的漁獲總配額從去年的1萬1679公噸減至9226.41公噸,減幅達21%,由於大目鮪為我國遠洋漁船主要漁獲之一,影響不小,漁業署因此與業者多次溝通,並協調捕撈內容進行季節性的轉換,在合法的捕撈量之內減少對收入的影響,年度配額公告時間,才從例行的1月公告延遲至3月。

除了大目鮪的總配額減少之外,黑皮旗魚的總配額也減少,從去年的150公噸,減至今年的126.2公噸,減幅約16%。

ICCAT去年底開會,因為資源調查結果顯示海域資源量不佳,決定減少會員國及合作會員的大目鮪漁獲總配額,雖然大家都減少,但仍有分級,若是遠洋國家或是已開發國家,減幅就大,例如歐盟、中國、日本,以及我國;若是大西洋沿岸國家或是落後國家,減幅比較輕微,但ICCAT組織內各會員都必須負擔減少配額的責任。

漁業署長張致盛表示,在大西洋海域作業的鮪延繩釣漁船可分為大目鮪組、北長鰭鮪組、南長鰭鮪組,數量合計超過80艘。因總額減少,各單船分配到的額度也跟著減少。一直以來,大目鮪的捕獲量都很接近限額,但長鰭鮪的捕獲量卻比限額少很多,透過漁業署輔導漁船做季節性轉換,應該還是能維持一定的漁獲量。不過,很難評估遠洋漁船的收入是否會受到明顯影響,張致盛分析,數量少價格就高,且無法先行預估魚價,因此配額限縮對於遠洋漁船收入的影響如何,仍有待觀察。

以大目鮪組為例,109年度單船配額規定:大目鮪195公噸、北大西洋長鰭鮪10公噸、南大西洋長鰭鮪10公噸、北大西洋劍旗魚4.5公噸、南大西洋劍旗魚6.4公噸、黑皮旗魚1.4公噸、大西洋白旗魚及長吻旗魚0.46公噸。張致盛說,每艘漁船都知道自己的年度配額,漁獲數量也要回報,接近上限通常就不會再抓了,畢竟超捕被查到,罰款200萬起跳,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