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植物課】都市裡的桃花源──臺北市公共綠地的變遷

臺北苗圃

臺北苗圃處處可見熱帶棕櫚科植物。

文/林奐宇(林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編輯部 圖片提供/台北植物園

想外出踏青又懶得舟車勞頓,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甚至步行就可到達的公園綠地,便是最輕鬆的選擇。每到週末假日,臺北的綠地便充斥著遛狗、抓寶、野餐的人潮。但你可能不知道,臺灣第一個公共綠地空間,距今也不過約120年歷史。

日治時期以前,臺灣只有富人才能享有綠地庭園,公共的休閒綠地極度缺乏。直到日本引入西方的都市計畫概念,盼能改善臺灣道路狹窄、衛生環境不佳的狀況,具有休閒保健功能的「公園」,自此成為重要的公共建設。

臺灣第一座公園是1897年開園的「圓山公園」,卻仍帶有濃厚的官方御用色彩,主要作為日本權貴的休閒場所。直到1908年初步落成的「臺北公園」(今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才是庶民百姓都能使用,名副其實的公共空間。

帶有南國印象的遊憩綠地

那時臺北摩登男女最喜歡去的地方,除了新公園,還有距離不遠的臺北苗圃(今台北植物園)。1906年新公園尚未落成時,《臺灣日日新報》曾描述苗圃為臺北唯一的遊杖場。

1895年臺北苗圃成立,引進臺灣各地以及日本、南洋的種子,進行育苗以及苗木栽培試驗;其中以椰子樹為首的熱帶樹種在公園、校地、官方廳舍大量種植,日漸形塑臺灣的南國景觀。隨著範圍擴大,「苗圃」變成「植物園」,園內的奇花異草以及池畔、綠色廊道等景觀,讓這裡不只是專家限定的植物研究地,更吸引民眾爭相前來參觀。

現在漫步植物園,依舊能發現時代更迭的蛛絲馬跡——老臺北人的共同記憶荷花池,在風雅與藝術人文氣息的背後,隱含著國民政府為了深化臺灣人的中華文化意識,移除池中布袋蓮改種荷花的故事;博愛路入口前椰子樹上的坑洞,則是二戰時美軍機槍掃射的彈孔痕跡。

打造都市裡的森林

隨著經濟發展,臺北的建設以爆炸性的速度成長,當都市成為水泥叢林,民眾對於綠地的嚮往,不再只是休閒遊憩的去處,更進一步重視其生態功能。大安森林公園即為臺灣第一座以「森林公園」為目標來規劃的都會公園。

這塊土地從1932年的《臺北市區計畫街路並公園圖》就已被規劃為七號公園預定地,卻一度有數千人落腳於此,建立國際學舍、營區與眷村。直到1984年市政府提出興建計畫,1992年開始拆遷地上建戶興建公園,兩年後,大安森林公園開放,被譽為臺北市的「都市之肺」。

然而20年過去,大安森林公園卻出現樹木長不高、營養不良的問題,2014年被樹醫生診斷出地質硬、排水差、地下水位過高等先天條件不佳,加上拆遷覆土不確實的後天建設問題,影響樹木生長狀況,至少得花十年時間讓根系變健康,才有可能茁壯成真正的森林。

2015年的台北植物園空拍
2015年的台北植物園空拍。今日周邊街廓的配置,仍大致維持日治時期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