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自足】真實土地的力量

酸種麵包

在小院土地生長的綠紫蘇、朱槿花、蝶豆花做的酸麵包,還沒進烤箱前的樣子。

文字.攝影/蔡致蕙

在鄉村的日常裡,我盡力察覺著所謂「生活」,用反覆的省思,在食衣住行上回歸到最基本的狀態、尋找著與天地自然共生的方式。而我相信在其中為首的「食」,不應只是延續生命跡象的必然,而是各種與大地、自然、人的連結、重組和創造。

Nita是我大學的同班同學,畢業後拍了幾年的電視和電影,接著開始尋找自己真正該走的路。她踏上了美西太平洋屋脊步道─一趟從墨西哥邊境穿越山林一路從南向北、經歷四季景色走入加拿大的流浪之旅,花了近半年時間徒步行走了4279公里。回國後,她在偶然機緣下用換物方式取得一次學習「酸種麵包」的機會,就這樣從一個影視工作人成為手作麵包的實習者。我邀請她到小院來分享、開課,就這樣因為酸麵包,她移居到我們小村裡成為共生的夥伴之一,是許多活動中負責蔬食料理的好手。

「想像一下,住家附近就有人種小麥,小麥採收脫殼日晒,手工挑去雜質,存放在乾燥的地方,要做麵包的時候就舀起麥粒放進磨麥機中磨成粉,新鮮營養的全麥麵粉加水養成強壯的野生酵母,再用它來製作麵包,製作麵包的基本原料也只需要新鮮麵粉和水及鹽。這樣的簡單而自然,是不是挺讓人嚮往的呢?」

很明顯的,Nita和教她做麵包的「麥瑞欣烘培」都不是把「做麵包」這件事當作某樣謀生的商業技能,而是急切而熱烈地傳達關於真食物的某些看見、體悟和想法。而起初不太理解所謂「酸種麵包」的我,經過多次的體驗,才理解到,原來原初而真實的「麵包」並不是長得白白胖胖、充滿許多糖的,反而是具有發酵菌類的酸度。原來目前市面的麵包形式,是進入現代最早被工業化的技術之一:為了加速麵糰膨脹的速度,大量培養善於產生二氧化碳的單一酵母菌(商業酵母);為了長時間保存麵粉,去掉富含蛋白質卻較易腐敗的胚芽;為了口感細緻去掉富含纖維質的麩皮;為了快速生成麵筋而添加某些成分製成的高筋麵粉……

PROFILE

蔡致蕙 一位帶著孩子移居苗栗鄉間的媽媽,在大自然中的名字是「荒狼」,相信自己在追尋、呵護著的是某種真實的力量,正練習朝向更簡單、永續的生活,並將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記錄在這個專欄裡。

各式酸麵包料理及自然蔬食
各式酸麵包料理及自然蔬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