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龍果產業發展概況

文、圖片提供/余建美

紅龍果因近年市場價格穩定,利潤較其他果品佳、栽培門檻低、適應性廣、生產速度快、定植後 14 個月即可結果,且採收期達半年等原因,農民種植意願高;加上栽培管理技術成熟, 品質大幅提升,消費者接受度提高,進而全臺栽培面積急速增加,未來則需特別加強維持產銷穩定,以擴大國內消費及拓展外銷市場。

紅龍果在臺發展大約可分為 3 個時期: 1999 ~ 2003 年的引進快速擴張期、2003 ~ 2009 年的盤整改進期、2009 年至今的再度擴增期。

紅龍果產業在臺發展

臺灣紅龍果自 70 年代從國外引進,依據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簡稱農糧署) 農情報告資源網,始於 1999 年的統計資料 顯示,紅龍果栽培面積為 380 公頃,之後面積逐年急速擴增,至 2003 年達 1,044 公 頃,為紅龍果在臺第1次的生產高峰,當時栽培品種以越南白肉種為主。

在快速擴張期主要栽培品種仍為越南白肉種,但紅龍果在臺栽培技術尚未成熟,品質不穩、口感差、具草青味,消費者接受度 不高,導致價格下跌、農民棄種,2003 ~ 2009 年間面積逐年減少至 770 公頃。

不過,因為品種改良、栽培管理日漸成 熟、產期調節技術開發成功,品質大幅提升,加上 2010 年 3 月起,越南紅龍果因檢 疫問題無法進口及同年臺灣白肉種紅龍果 完成檢疫試驗與諮商獲日本同意外銷,市場價格穩定,再次掀起種植風潮,面積又逐年擴增,至 2016 年種植面積為 2,490 公 頃,產量 49,108 公噸,種植面積較 2011 年成長 184%。

產地分布及栽培品種 

紅龍果以彰化縣栽培面積 492 公頃占最 大宗(19.8%),其次依序為屏東縣、南投縣、臺南市、嘉義縣、臺東縣、高雄市等, 產區遍布全臺及澎湖。

栽培種類包括白肉種及紅肉種,白肉種 通稱為越南白肉種,紅肉種包括石火泉種、 吳沛然系列、昕運 1 號——蜜寶、大紅、 蜜龍等。紅肉種果肉富含特殊的甜菜苷色素,抗氧化能力佳,有別於越南大面積栽培出口的白肉種,在國際市場較具競爭力, 近 3 ~ 5 年新植面積以紅肉種為主,估計紅肉種與白肉種栽培比例約 7:3。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7年0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