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鯊標示記錄突破「南點」 臺灣放流、北緯1度還看得到牠

臺灣海洋大學環境與漁業科學研究所研究團隊長年進行鯨鯊標示放流研究,去年記錄到特殊路徑,讓研究團隊相當興奮。圖為該所團隊在漁民的協助下測量鯨鯊體長。(圖片提供/莊守正)

寬寬的嘴巴、白點的背部,正面看起來有點「萌」的鯨鯊,是不少人一見就會喜歡的海洋生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研究所團隊長年從事鯨鯊標識放流研究,去年刷新追蹤紀錄,在東部海域標示放流的鯨鯊游到北緯1度、馬來西亞海域才停止。計畫主持人、該系教授莊守正整合分子生物學資料推測,整個太平洋區的鯨鯊應為同個族群,甚至不少人飛宿霧看的鯨鯊或許就曾在臺灣海域被目擊。

鯨鯊又稱豆腐鯊,曾經是臺灣漁民捕撈的大宗鯊魚魚種,但2001年漁業署啟動「鯨鯊漁獲通報制度」,要求漁民捕獲鯨鯊時必須通報,也開始國內標識放流研究。漁業署更進一步在2008年禁止捕撈、販賣與持有鯨鯊,如果有誤入定置網的活體,則會由學術單位標識後放流。

漁民會通報誤入定置網的鯨鯊,再由研究團隊到場放入標籤、放流。圖為2018年漁民協助海大環漁所團隊標示。(圖片提供/莊守正)

海大環漁所教授莊守正回顧,臺灣鯨鯊研究是從1995年捕獲一尾懷孕的母鯊開始的,研究團隊從當時母鯊腹中的300尾鯨鯊寶寶中,取得29個樣本進行分子生物研究,發現都是同一個爸爸,震驚國際學界,因為少有研究單位能一次取得這麼多鯨鯊寶寶的資料,也讓臺灣成為國際鯨鯊研究的重要基地。

此後,透過漁業署與漁民的協助,研究團隊慢慢建立臺灣周圍海域鯨鯊的洄游路徑,推測鯨鯊移動路徑與黑潮路徑有關,例如曾有紀錄是沿著黑潮主流移動到宜蘭、再往北到日本四國海灣,最東邊的紀錄則在東經160度左右;甚至也有鯨鯊沿著黑潮支流移動到澎湖,再往南到菲律賓,頻繁來回兩地之間。

駿邑NO.3是研究團隊在2018年12月11日在台東太麻里放流的標籤,鯨鯊一路往南由到東西馬來西亞間海域,刷新海大十多年來標示放流的南境紀錄。(圖片提供/莊守正)

2018年在國內企業支持下,研究團隊重啟斷炊一段時間的標識放流研究。「駿邑NO.3是破10幾年來的紀錄,游到馬來西亞領海內,在北緯0至1度間徘徊。」莊守正難掩興奮之情表示,過去認為臺灣南部到菲律賓呂宋島間海域的水下山脊會阻隔大型魚類洄游路徑,沒想到這隻鯨鯊竟然游過該海域,最後紀錄停在北緯0至1度間、在東西馬來西亞間的海域。

研究團隊也比較太平洋東岸-美國墨西哥灣的豆腐鯊標識放流紀錄,發現有鯨鯊游過國際換日線,相當靠近臺灣標識放流的東經160度的紀錄,加上過去分子生物學的資料,莊守正指出整個太平洋區的鯨鯊並未有地理區隔造成的基因差異,因此大膽推測,太平洋區的鯨鯊應屬於同一個族群,只是會隨著生活史不同階段移到不同地方生活,像臺灣東部海域應為鯨鯊的飼育場,誤入定置網的鯨鯊多不超過8公尺,屬於鯨鯊界的青少年。

大嘴巴的鯨鯊、背部有白點,看起來有些呆萌,是海洋生物中的明星。海大團隊希望能找到牠們在臺灣迴游的路徑,未來也能發展特色的生態旅遊路線。(圖片提供/莊守正)

「做這研究像是拼拼圖。」莊守正感嘆,十幾年來團隊一直想要掌握鯨鯊迴游的路徑,但難度很高,因標識籤1支就要20萬,資源有限、人力有限,只能挑選適合的個體進行標識,也無法確定標識籤能夠在鯨鯊身上停留多久。他也說,如果能夠掌握洄游路徑,臺灣也能發展鯨鯊為主題的生態旅遊活動,不讓菲律賓專美於前,目前看來澎湖就是相當有潛力的地區,只是還需要多做一些研究,抓到鯨鯊出沒的頻率,就能合理地利用這項生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