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水資源調配策略,關係臺灣產業平衡發展—循環設計優先,朝向生態性綠色設施

文/何嘉浩 攝影/謝佩穎

人體70%由水組成,水是生命之源,更是農業經濟命脈,如果問農民租地最重要的考量是什麼?十之八九會先問那塊地有沒有水源。

近年,時不時就能在媒體上看到水情告急的新聞,但缺水並不是這幾年才發生的。翻開1954年創刊的《農田水利雜誌》,當期就有〈檢討季節性缺水旱災區域水利灌溉措施〉一文,討論桃園縣夏季因少雨導致旱災問題及解決之道。由於石門水庫1964年才完工,文中僅探討農業上如何做好埤塘及水圳的調整,尚未提及民生、工業用水。

然而時代轉變,問題也更趨複雜化。1959年《農田水利雜誌》刊載〈中部久旱農田缺水嚴重,水利局採取緊急措施〉一文,應變措施強調以糧食增產為主,依《水利法》農田用水優於工業用水為原則進行調節,這時工業已經被納入討論。

隨著臺灣轉型工商業社會,1980年《農田水利雜誌》已經在談〈缺水農田宜轉作作物介紹〉、〈南部缺水農田宜轉作〉,輔導缺水時,水稻轉作高粱、玉米供應畜牧飼料用。透過轉作、休耕,調節農業用水變成優先選項。

臺灣雨量很多,為何容易缺水?

但調節了這麼多年,為何還會發生缺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處灌溉管理科技正鄭友誠說明,以水庫而言,臺灣面臨最大的難題,是原本水庫以供糧食生產為目的,隨著工商業興起及人口成長,既有供水量面臨不足。

調適措施困難,反映的是臺灣能夠運用的水資源有限,每年平均降雨量980億公噸,帶給臺灣美麗的綠色面貌,但人類實際能利用的僅有總降雨量的18%,約178億公噸。主要原因在於降雨量雖多,但80%集中於5~10月汛雨期,臺灣地勢陡峭,河川坡陡流急,約有60%的雨水直接流入大海,因此雖然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UNFAO)2014年公布,臺灣降雨量在全世界排名第13名左右,但2017年卻名列缺水國家第19名。環境因素及調適措施困境,讓臺灣雨量雖豐沛但容易缺水,須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水田轉作牽連廣泛,非想像中容易

農業用水以水稻灌溉需求占大宗,水稻第一期作恰好又遇到11~4月枯水期,稻米以內銷為主,容易生產過剩,長期進行農田水利研究,財團法人臺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研究二所所長吳啟瑞說,有輿論提過,農業用水約占臺灣總用水量70%,不含畜牧、養殖用水的話,以灌溉用水占60%、110億公噸來說,減少10%就省了10億公噸。如果要調整灌溉用水,「我們可以思考,稻米轉作困難的地方在哪裡?」吳啟瑞強調。

鄭友誠說明,臺灣是季風型國家,氣候及水文條件適合水稻生長,灌溉排水系統也是以水田需求來設計。由於水稻較耐淹水,排水是以「一日降雨,三日排出」來設計,如果改作旱田,旱田作物不耐淹水,「可能每小時降雨多少,就要排出多少。」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8年0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