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區水情不穩,節水栽培緩解休耕衝擊—供水調節搭配精準灌溉,抗旱也兼顧水源涵養

文/林慧貞 攝影/謝佩穎

從數據面來看,灌溉用水雖占大宗,卻具有地下水補注等多項公益機能,然而每當水情吃緊,水田便往往首當其衝而面臨休耕的命運。極端氣候之下,務農挑戰已經不是「田水冷霜霜」,而是田水「焦涸涸」(ta-khok-khok,閩南語釋義為乾涸),如何從供水調節、栽培方式與自動化科技著手來節約水資源,是臺灣農業無可迴避的課題。

從2017年至今,堪稱是風調雨順的一年,泰利、天鴿颱風擦邊而過,但臺灣嘉南農田水利會會長楊明風卻高興不起來,「我們應該要設防颱中心,防止颱風跑掉。」幽默風趣的應答中藏不住滿滿憂慮。他表示在嘉南農田水利會灌區,全年降雨量85%集中在5∼9月,時間短又集中,2017年颱風帶來的降雨量少,2018年水情相當吃緊。嘉南農田水利會灌溉面積廣達8萬2千公頃,會員約25萬人,為全臺灣最多,其轄區主要灌溉水源來自曾文水庫、烏山頭水庫系統,兩者是子母水庫。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統計,截至2018年5月3日,曾文水庫有效蓄水量僅剩6.4%,共2,885萬立方公尺,烏山頭水庫有效蓄水量則有48%,共3,768萬立方公尺,兩個水庫相加起來,供應完水稻第一期作只能算「剛剛好」,仍待春雨來解渴。

旱澇不均,嘉南農田水利會延遲供灌2週

為了把握珍貴的水,早在180多天前,嘉南農田水利會員工就戰戰兢兢沙盤推演。「每個水利會工作站在10月中旬之前就已經先巡過轄區,掌握農民種植狀況、可能需水量,去年12月中我們就和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開會討論如何抗旱,今年一期稻供灌日期也往後延遲了。」楊明風一一細數嘉南農田水利會為抗旱所做的準備。

早在2017年秋、冬季,經驗老到的嘉南農田水利會就意識到可能缺水,以往大約1月16日就開始供灌水稻第一期作,2018年延至1月29日,「越晚氣溫越高,需水量就會下降。」楊明風解釋,秧苗怕冷,農民習慣引水為秧苗保溫,延後供灌可有效省水,但也沒辦法一直往後延,否則會影響水稻第二期作播種時程。

除了延後供灌,為了共體時艱,嘉南農田水利會供水頻率也從以往供9天、停7天,調整為供8天、停8天,第一期作水田加旱田灌溉用水,相較於灌溉管控水量,預計2018年5月底前可省下1千6百多萬公噸。

數據支持,供8停8水稻不減產

不論是延後供灌,或者改變供水頻率,都不是任意為之,而是有充足的數據支持。嘉南農田水利會位在臺南市學甲區的「灌溉技術推廣中心」,就是這些政策的幕後推手。

來到灌溉技術推廣中心的「露天滲漏計」試驗田,透過特殊設計的玻璃觀測窗,深達1~1.2公尺的稻田土壤、彎曲的水稻根系、間雜水分、空氣的小小孔隙,全都一覽無遺。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8年0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