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嘉浩:農藥安全,農民比消費者更該關心

文/ 何嘉浩 首圖攝影/ 黃世澤

這次農藥事件,凸顯大家對於毒物的恐懼,確實,農藥如果非必要,最好不要用,但這次媒體的標題真的引來太多非理性恐慌了。

如果從人身安全角度來看,真正要面對農藥安全風險的,應該是農民,以及他的家人吧?

在作物病蟲害防治期間,我們可以看到農民在田邊打開農藥罐,開始稀釋做調配,傳統的有背負式的人力噴藥,近年多用動力噴霧桶,或是看到代噴業者拉高壓管噴藥,這過程中,如果農民是打赤膊噴藥,或是未戴有防護功能的口罩,農藥就有可能吸入體內造成影響。

這影響有多深?說真的由於還有工作者生活及飲食習慣問題須考量,目前只能從學理及動物試驗得知,確實部分對人體有不好的影響。因此談到農藥,我們第一個需要關心的,應該是農民操作農藥的安全性是否確實吧?畢竟他們是生產我國糧食、蔬果的第一線工作者,也同時是我們的同胞。

農藥安全教育應持續加強

但官方目前是否有投入在農藥使用的教育上面呢?其實每年藥毒所會有「農藥管理人員訓練班」及「農藥代噴技術人員訓練班」,並且各改良場開班時,有的也會有相關的課程。但班次有限,且有許多農民其實不太會用網路報名系統;而農會有時也有相關課程,但若非農會會員,則難以參加。對於農藥安全的教育,在農友、代噴業者保護自己的措施不足下(但也有老農噴一輩子沒防護,也是終年到老),是否應該更為重視?

除了直接影響農民外,接下來是周邊的環境了,例如在農地附近的房子,可能一大清早就會聞到農藥飄散味(農民多在風未起的清晨或傍晚噴藥)。農地的房子如果沒有做好汙水管線或是處理系統,居家廢水也有可能影響農地造成汙染,也會造成農民與居民間的摩擦。這些應注意項目,在台灣的農業操作規範是看不到的,影響的是真實的農村生活,也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環境及農村發展。

有執行力的農業規範能協助轉型安全農業

關於農民操作的安全,目前是否有適當的規範?有的,那就是GLOBAL GAP(全球良好農業規範),章節AF(所有農場基礎模組)內,就有要求「工作人員健康、安全與福祉」、廢棄物與污染之管理、回收循環及再利用、生物多樣性及環境保護等,這部分在我國TGAP(台灣良好農業操作規範)中卻欠缺。

如果台灣農場能逐漸照標準執行,改善農業環境及生產者習慣是非常有效的,但問題一樣,還是要看我們能否落實?

不然我們法規定的再嚴格,要求再多的食安及再多的檢驗,不從自身改變也是枉然,農民需要改變觀念,消費者何嘗不需要改變消費行為呢?如果大家非有機不買,我相信那些立委也會因應民意,要求有機相關轉型加速的。

農藥登記能否增加環境評估

而農藥對於外部環境的影響,筆者嘗試概分成農業環境、邊際(農場邊界的環境)、生態環境來看待:

農業環境:指農場內的環境,如生產者、作物本身、農地等評估,受到農藥影響最深。(那農業環境內其他生物呢?每塊農地狀況都不一樣,要找出放諸台灣皆準的評估確實有難度。)
邊際:農場邊緣的林木、草叢、荒地、溪流等,因為鄰接在農場旁,又有生物能棲息的環境,因此受到農藥影響程度次之。
生態環境:就是指非農業、人為的環境了,但仍有可能有隨風飄散、河流、土壤淋洗等的農藥問題,但農藥影響程度較低。

農場環境是在農藥登記時會評估的項目,但國人在意的,應該是對邊際、生態環境的影響是否有進行考量,但這要如何納入評估?甚至能夠成為行政法規,或是讓農藥諮議委員會的組成能夠更多元呢?勢必需要更多的科學證據及研究,還有可以銜接的配套措施,才能夠慢慢的往減少用藥、甚至不用農藥的農業規範發展。

誰最有能力推動台灣農業轉型?

我們可以得知,農藥管理絕對不是只談消費者健康就能夠研議方案的,農業產業的提升,也需要更多從生產者為何使用農藥的角度思考,而消費習慣的影響,也比我們自己想像當中還要來得深。試想如果我們強烈要求只吃有機或有產銷履歷的農產品,並願意用行動或消費來支持農民一起改變,這力量相信更能讓行政長官以及民意代表看到國人的決心,加速推動台灣農業的轉型。

我們要討生活,農民何嘗不是呢?
本平台提供各方意見投稿交流,文章內容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