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夜光蟲研究,掀開「藍眼淚」之秘

每年四月起在馬祖地區掀起一股「藍眼淚」的觀光熱潮,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研究團隊透過單離培養的技術,證實馬祖「藍眼淚」中的發光生物之一就是「夜光蟲」,同時經過一年的研究,已經能夠大量人工繁殖,未來將設置教育展示館,全年都可以欣賞到「藍眼淚」。

海洋大學校長張清風表示,在劉增應縣長、陳雪生立法委員及張永江議長的支持下,海大馬祖校區三個系今年開始招生,為了協助馬祖地方產業的發展,同時希望學術研究與地方文化與生態結合,海洋大學海洋中心在教育部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畫經費支援下推動「馬祖海域海洋生態整體調查計畫」,除了證實「夜光蟲」就是馬祖「藍眼淚」中的發光生物之一,同時已經掌握大量人工繁殖的關鍵技術,未來可發展成人工藍眼淚做為觀光或文創產業用途,同時透過長期觀測也可以做「藍眼淚預報」,促進當地觀光發展。

 

 

 

 

 

 

 

 

 

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教授蔣國平表示,在馬祖沿岸、坑道的海面上發出夢幻的藍光,讓觀光客為之瘋狂的「藍眼淚」現象過去一直以來被認為可能是介形蟲或夜光蟲所造成,經過研究團隊去(2016)年4月在馬祖介壽澳口利用單離培養發現螢光生物為夜光蟲,同時在7月份在馬祖福澳港與介壽澳口周遭海域利用浮游生物網進行大規模樣本採集,並萃取所有微生物(>20 µm) RNA,利用次世代定序技術將不同螢光素氧化酶(luciferase)RNA定序出來,發現85.1%-97.2%的序列為夜光蟲所有,再次證實馬祖藍眼淚現象確實為夜光蟲所造成。

海大研究團隊從2016年4月14日開始在馬祖介壽澳口進行每日採樣,發現「藍眼淚」的出現可能與環境因子有關。

通常「淚況」最佳的時期,大概都發生在植物性浮游生物快速成長藻華期間,特別在藻華結束時夜光蟲數量達到最高值,濃度每升海水超過300隻。初步證實夜光蟲大量出現為植物性浮游生物所誘發,為一自然界微生物食物網循環所造成的物種交替現象,非海域汙染生物,更不應該視為有害赤潮生物。

未來將持續進行更深入的調查研究,找出影響「藍眼淚」出現的關鍵因素,同時可以預測適合觀賞「藍眼淚」的時節。

蔣國平教授說,馬祖「藍眼淚」出現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淚況」難以掌握,成為馬祖觀光發展之瓶頸之一。為解決此一問題,海大自2016年7月開始進行大量培養,目前已經初步培養成功。同時突破技術瓶頸,已經成功進行20公升水體長期養殖,未來希望達到噸級之展覽標準。

張清風校長表示,連江縣政府預計在馬祖水試所舊址成立藍眼淚培育與展示中心,未來提供南竿遊客參觀與接觸藍眼淚之機會,同時海大也計畫在馬祖北竿的海大馬祖校區成立藍眼淚生態中心,進行藍眼淚研究、介紹與社會教育工作,同時也希望藉此提升北竿旅遊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