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臺灣產豆奶上市,期市場帶動本土大豆耕作

文、攝影/ 趙敏

國產大豆新鮮、非基改,與水稻輪作能固定空氣中的氮素以涵養土壤,還可提升糧食自給率。農委會農糧署看好市場發展潛力,推廣群聚式集團產區以契銷帶動大面積生產,並鼓勵食品廠使用國產大豆加工成豆奶,21日起,第一批由義美食品公司代工的50萬瓶國產豆奶,在義美各門市及4家電商都可購得。

國產大豆新鮮、非基改,水旱輪作對土壤更優

大豆包含黃豆和黑豆,是豆漿、豆腐、豆皮和榨油的重要原料。然而,根據農糧署統計,臺灣每年進口230萬噸大豆,2015年本土大豆種植面積卻只有1652公頃,產量約2724公噸,若要提升雜糧自給率,在栽種技術、採後處理與篩選分級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農糧署署長陳建斌指出,今國內的水稻產量過剩,如果藉由降低水稻耕作面積,二期稻改種雜糧,如大豆、玉米或小麥等,可減輕稻米供過於求的現象,並提升國產雜糧自給率。

目前農糧署規劃2016年到2020年在北部二期稻作低產地區、中部沿海再生稻區、黃金廊道區、南部水稻生產區等,以契作鼓勵農民栽培大豆。陳建斌希望國產大豆的種植面積4年內能達到20,000公頃,估計產量約50,000公噸。

農糧署期待透過轉作,提升國產雜糧自給率,國產大豆的種植面積4年內能達到20,000公頃,估計產量約50,000公噸。(圖片提供/農糧署)

使用國產大豆有許多優點,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國產大豆新鮮,能減少從國外進口運送的碳足跡;陳建斌也提到:「國產大豆保證是非基改豆,地產地消、風味好,消費者可就近取得。」而且種植豆類還能友善環境,透過一期種稻,二期種豆水旱輪作,能將空氣中的氮素固定於土壤,提供土壤微生物所需的養分。

農糧署作物生產組雜糧特作科簡任技正蘇登照說,這次推出的國產豆奶分成黃豆和黑豆兩種。黃豆奶使用的黃豆來自高雄的大專業農,品種是高雄9號,另也使用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培育的臺南10號,前者本身含醣量高,後者蛋白質高,適合做豆漿和味噌,兩者調和後,不須加糖風味就很好。黑豆奶則使用來自雲林的黃仁黑豆臺南5號,蛋白質含量超過40%,適合雲嘉南地區栽培。

蘇登照說,未來將持續鼓勵集團產區與農民契作國產大豆,由大農帶動小農擴大生產,規模化較利於投資採收和選別設備,以提升國產大豆的品質與規格,食品應用層面也會更廣泛。

展銷會試水溫反應佳,義美門市與4電商可購得

農糧署洽購大專業農的大豆後,舉辦公開招標,最終由義美食品公司得標代工豆奶。義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公共服務事務室主任趙季堯說,義美本來就有製作豆奶,也對本土食材具特別情感,尤其近年食安風暴後,國人訴求安全、健康的食品,國產大豆新鮮度高,製成的豆奶風味相當不錯,這次代工做成利樂磚包形式,未開封可在常溫下存放9個月,可與市售冷藏豆漿區隔。

陳建斌也看好國產豆奶的市場發展潛力。他提到,第一批50萬瓶國產豆奶12月2到4日在世貿三館舉辦的「2016米穀雜糧精品展銷會」先試水溫,推出滿千送1箱的活動,現場反應極佳,共送出4200箱,梓官區漁會也傳來捷報,高雄已有國小下訂近15萬瓶當作校園午餐飲品,也提供豆奶做軍區伙食,第二批50萬瓶豆奶應該很快就能上市。

趙季堯補充,國產豆奶20日在各通路鋪貨完成,21日起,民眾就可在義美各門市,以及新北市農會真情食品館、梓官區漁會直營海鮮網、台灣好農、買新鮮等電商通路購得。

謝明拴(左)與侯兆百(右)是這次供應國產豆奶原料的兩位大專業農,謝明拴收購的黑豆來自雲林,侯兆百與農民契作的黃豆來自高雄。(圖片提供/農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