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尚好?食物中的天然毒素不可輕忽

文/ 趙敏 圖片提供/ 社團法人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

不少人覺得食物「天然的尚好」,特別是生猛的魚、蝦、貝類和野外植物,但是有些植物與海洋生物含天然毒素,誤食可能引發中毒,例如先前曾發生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誤食姑婆芋、民眾吃河魨中毒等案例,出門在外時,對於不熟悉的動植物,應避免隨意採摘和捕抓來食用。

海鮮別亂吃,河魨毒素會致命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與社團法人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今(9日)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辦「食品中微生物及天然毒素危害性研討會」,會中討論食物中經常被忽略的微生物和天然毒素。

臺北榮總內科部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說,雖然從衛福部食藥署1981到2016年台灣地區食品中毒發生案件數來看,因食物中天然毒素引發的中毒案例較少,但仍值得注意,因可能與醫療院所缺乏檢驗設備、方法或通報率低有關。

長期研究海洋食品毒物學的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黃登福說,海洋食品中的天然毒素會引起中毒的主要有2、30種,根據他在1981到2016年研究台灣曾發生的海洋毒素中毒案例,以河魨毒素中毒和死亡最多。

海洋食品中的天然毒素會引起中毒的主要有2、30種。( 圖片提供 /  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黃登福 )

特別的是,河魨毒素不只存在河魨體內,還分布於蝦虎魚、腹足貝類、海星、螃蟹、章魚、扁蟲、某些螺類和海洋細菌等。

黃登福分析,引起中毒的原因可能是進漁貨的產銷人員沒有嚴格把關、對魚種欠缺辨識能力,或是在處理肝臟、卵巢等毒素時,不慎污染魚肉。另外,河魨毒素會隨著大魚吃其他小魚或貝類而蓄積在食物鏈,毒性最高是在河魨成熟產卵的2到4月,民眾如果在岸上抓到誤食,很可能就中毒了。

河魨毒素屬於神經毒素,加熱也無法破壞,中毒症狀包括輕微頭痛、噁心、嘔吐、麻木、頭暈無力、具飄浮感和吞嚥困難等,嚴重者甚至出現呼吸麻痺、心跳減慢,2到3毫克的毒素就足以讓人致命。

僅次於河魨毒素中毒案例數的是麻痺性貝毒和維他命A過量中毒。黃登福指出,麻痺性貝毒分布在河魨、扁蟹類、雙殼貝類、海星等,尤其寒流時,有毒藻類會大量繁殖,貝類以這些藻類為食,民眾吃到會引起神經中毒,但近年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有監控養殖產業毒藻,麻痺性貝毒中毒已不再發生;至於維他命A過量,黃登福建議,超過3公斤的大型魚類的肝臟不建議食用。

另外,黃登福說,含有熱帶性海魚毒的珊瑚礁魚類,如濱鯛、鯙鰻或石斑等,在夏季期間可能因珊瑚礁內出現大量毒藻,毒素隨著食物鏈傳到珊瑚礁魚類,採養殖方式的倒不用擔心,但如果是自行在野外捕抓的就應避免食用。

鮮豔、來源不明的動植物不應亂吃,中毒應保留檢體並盡速就醫

在植物天然毒素方面,楊振昌指出,曼陀羅含有抗乙醯膽鹼作用的生物鹼,民眾常將曼陀羅和假酸漿植物的葉片搞混,是常引發食物中毒的植物。中毒症狀包含氣喘、頭暈、口乾舌燥、抽搐或出現幻覺等,先前曾發生原住民誤用曼陀羅葉片包「阿拜(類似粽子的傳統食物)」,而引發中毒。

除了民眾誤食曼陀羅,楊振昌提到,前陣子還有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誤食姑婆芋、餐廳誤拿姑婆芋包粉蒸排骨引發中毒事件;也有民眾去野外遊玩,看到不明蕈類採摘食用而中毒,因蕈類的毒性相當複雜,中毒者可能出現迷幻、類似腸胃炎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肝腎衰竭。

楊振昌提醒,天然毒素相關的食物中毒所涵蓋的種類眾多,許多醫護人員或民眾不一定熟悉,宣導教育仍需加強,對於來源不明、無法確定安全性且沒看過的植物和蕈類,不應隨意採摘食用;海洋生物方面,黃登福則建議,太鮮豔又不熟悉的魚、貝類不應捕抓來食用。

如果食用不知來源和品種的海鮮,黃登福建議可先在口中咀嚼幾下,觀察有無出現麻痺、刺痛等反應,如果覺得不適,應趕快吐掉;假如不幸誤食有毒的食物,應保持呼吸道暢通、保留食餘檢體,並盡速就醫。

天然毒素食物中毒的攻防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