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殺社集結公民力,剖析鼬獾狂犬病建構大數據

文/ 趙敏 圖片提供/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張仕緯 首圖提供/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醫學院師生學習解剖需要大體老師,無辜死亡的動物軀體也可作為人類的老師。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昨(25日)舉辦成果發表,社群媒體臉書社團「四處爬爬走(路殺社,Reptile Road Mortality)」自2011年成立以來,社團成員近13,000人,記錄各類動物路死資料共43,840筆,包含物種也相當多樣,還能用於監測環境與疫病,希望透過公民參與科學活動,盡可能減少未來動物路死情形。

監測狂犬病,路殺社數據發揮功能

臉書社團「四處爬爬走(路殺社)」是2011年8月由農委會特生中心動物組助理研究員林德恩創立。剛開始只有記錄爬蟲類,後來因參與志工相當踴躍,逐漸增加哺乳類、鳥類、兩棲類和陸蟹類等動物紀錄。

特生中心根據歷年統計發現,全國有道路的地方幾乎都有路殺紀錄,澎湖、金門和馬祖等外島地區也發現路殺情形,目前累計43,840筆資料,蒐集5,499件各類野生動物遺體。

農委會特生中心動物組副研究員張仕緯說,紀錄變多主因不是路殺變嚴重,而是參與志工增加。2013年起,每年新增社員超過2,000人,至今已有近13,000位社員,其中超過2,500人提供野生動物路死資料,撿拾動物遺體的有853人。

路殺社的資料不僅能呈現野生動物死亡熱點、研判原因、好發季節及種類,還能製成標本典藏,供研究、教學單位使用,在監控流行疫病上也發揮功能。綽號「創社社長」的林德恩舉例,2013年台灣爆發鼬獾狂犬病時,路殺社志工撿拾的動物遺體便成為監測全國狂犬病的重要檢體。

張仕緯說,鼬獾是路死紀錄最多的哺乳類野生動物,也是台灣狂犬病的主要帶原者,2013年狂犬病爆發後,主管機關防檢局展開大規模調查,特生中心確認志工蒐集樣本不會有風險後,才請志工使用耐重、抗凍的標本專用採集袋協助蒐集。

路死紀錄最多的哺乳類野生動物:鼬獾標本。(圖片提供/農委會)

2011到2016年間,志工共蒐集241件食肉目野生動物遺體,送交狂犬病篩檢,其中202隻是鼬獾,被驗出狂犬病陽性的有45隻,占2016年全國篩檢數的一半,充分展現公民參與精神和對疫病監測的貢獻。

另外,近期國內蝙蝠染上新型麗莎狂犬病毒,蝙蝠也在路死紀錄量最多的前10名內,後續狀況值得注意,張仕緯補充。

雲端平台結合圖表和大數據,國外也來取經

不過張仕緯提到,使用社群媒體上傳照片通報非常方便,但彙整資料不易,後來特生中心與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合作,建立雲端平台「台灣野生動物路死觀察網」,結合志工的貢獻和資訊圖表、大數據等趨勢,對於上傳資訊、照片、整理資料和判斷座標地點更方便。

除了與中研院合作容易操作的介面,2015年開始,「路殺社」獲得林務局專案計畫經費支持,各林區管理處的森林護管員也加入,協助蒐集野生動物遺體,民間則有大學和公民團體參與。

現階段「路殺社」的資料不僅供國內應用,雲端平台技術也推展到國外,合作國家包括日本、香港、美國農工大學和柏克萊大學。林德恩補充,特生中心收到動物遺體後,有時標本太多會來不及製作,後來開設標本製作訓練班,目前先以鳥類為主,讓感興趣的人加入,並保存有用的標本,對於了解生物知識有莫大幫助。

「路殺社」收集到的動物遺體製成標本。(圖片提供/農委會)

未來進一步與相關單位合作,分析路死原因加以預防

雖然「路殺社」名為「路殺」,實際死因是否都來自路殺?林德恩說,假如通報的死亡動物傷口破裂,會先認定為路殺,現統計90%死因來自路殺,但推測背後可能還有其他原因,例如中毒而被車子撞到,或因感染疾病、行動遲緩等來不及閃躲而死。

林德恩說,未來會持續與林務局合作,採集檢體初步分類、篩檢與分析死因。如果與交通安全有關,則與高速公路局配合,改善路殺熱點;如果是重大疫病感染或使用農藥造成動物死亡,則會提醒相關單位防範。

「這樣的計畫可以凝聚公民意識,達到事半功倍效果。」林德恩說,公民參與科學活動,除了學習辨識物種、了解路殺現況,也提升生態環境意識。

白鼻心是路死哺乳動物中被記錄最多的保育類動物。(圖片提供/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攝影/張仕緯)

金門的水獺近年飽受車禍威脅已瀕臨絕種。(圖片提供/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攝影/張仕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