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蟲刺客任務》,探索人與昆蟲和諧共存的可能

內容提供/ 台灣公共電視 圖片提供/ 《蟲蟲刺客任務》影片截圖

「蝗蟲過境」一詞描述自古以來人類對於蟲災的恐慌與憂慮。蝗蟲,其實就是蚱蜢,看似無害甚至柔弱的田邊昆蟲,卻可能因為氣候環境的微妙變化,搖身變成吃相兇猛、危害甚烈的「蝗害」兇手。即使到現代,人類的農田裡始終存在著伺機而動的昆蟲對手。蟲蟲危機從未遠離。

1940年代之後,化學農藥出現,人類以為終於贏得了這場持續千百年的人蟲大戰。然而,數十年發展下來,化學農藥控制法卻越來越失效,害蟲與雜草紛紛發展出抗藥性,與人類鬥法。更雪上加霜的是,由於世界人口的成長,人類開拓林地及森林以擴展耕地,讓原本野生的昆蟲失去原有棲地與食源,變成入侵農田的「害蟲」,且數量激增。

「一物剋一物」是生物防治的核心概念。在現代生物防治法中,赤眼蜂是人類的盟軍之一,擔任「蟲蟲刺客」,負責暗殺蔗螟幼蟲。小小赤眼蜂保護了上百萬公頃的甘蔗田。赤眼蜂的殺手,是將卵寄生在蔗螟卵裡頭,因此,為了引進微小的赤眼蜂進農田,出現了專門養蟲的公司,一週要培育一萬盒,生產六公斤重的「害蟲」昆蟲卵,以便讓赤眼蜂產卵,再釋放到田裡。為了養出更多「益蟲」,也就跟著得培育更多「害蟲」,原本是順應大自然相生相剋的道理,卻在如此集約的培育下有點迷失了。

生物防治法也有其風險。1980年代美國引進亞洲異色瓢蟲,原本希望作為控制蚜蟲的「益蟲」,然而,很快地這些來自異國的強壯瓢蟲,變成了掠食無度、侵略性強的「害蟲」,甚至吃掉本土瓢蟲、入侵人類領土。生物防治牽涉的並非只是製造與釋放昆蟲的技術,而更需要科學、學術及生態上的整體知識。

也許,更需要反省的,是人類自己的態度。正如生物防治大師、諾貝爾獎得主漢斯赫倫在受訪時指出:「我們必須進行典範的變革。所謂典範變革意謂著放棄大規模單一作物型的農業典範。…我們需要接近自然的新農業典範。」

如今,印度正在發展以養護為基礎的新型態生物性控制,其目標是創造合宜的自然條件,提供害蟲的天敵最佳的生存環境,讓害蟲與盟軍的數量能永續平衡。不用釋放成千上萬的赤眼蜂或瓢蟲,而是讓我們的昆蟲盟軍全年都開心地生活在田園裡。到最後,營造人與昆蟲的和諧空間,才是打勝這場戰爭的關鍵。

世界地球日前夕,《公視主題之夜》將播出紀錄片《蟲蟲刺客任務》,聚焦生物防治演進,探索人與昆蟲和諧共存的可能。映後,該節目邀請台大昆蟲系名譽教授楊平世與主持人蔡詩萍進行深度對談,楊平世說,台灣對生物防治的發展有傲人的成果,相關單位可汲取片中的國際經驗,出口「天敵」,為生技產業開拓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