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局表示尼莎颱風今天可能增強為中颱,上午將發布尼莎海上颱風警報,下午至晚間發布陸上警報。強風豪雨往往會引起農作物嚴重之危害,因此應提早加強相關病害之預防及防治,減輕損失。農友應隨時注意氣象動態與消息,做好防颱工作。
降低農作物損失,農友可以怎麼做?
未來幾天可能出現瞬間大雨、雷擊及強陣風,除了關注氣象動態外,農糧署、各地農業改良場也提醒農友要做好防範措施,農傳媒彙整以下幾點供農友參考:
- 適收期水稻、蔬菜及果樹應儘速採收。
- 田間保持排水暢通,避免瞬間大雨時田區淹水,造成作物根部浸水。
- 畦面可利用塑膠布、稻草等覆蓋物作覆蓋,降低豪雨沖刷土壤,減少倒伏或根部裸露造成植株死亡。
- 可搭設簡易設施進行防雨栽培,物理防範可直接減少豪雨打壞葉菜等具柔嫩組織作物;採用塑膠布網室或水平棚架網室等設施栽培者,應檢視生產設施,注意結構安全,如有破損應及早維修。
- 落實田間衛生管理,清除田間殘枝落果,減少病原菌感染源,避免豪雨過後病害大發生。
- 豪雨容易造成作物傷口,增加病原菌感染機率;若有用藥需求,按植物保護手冊推薦用藥加強防治。
- 準備復耕可使用之種苗,以防災害發生後可馬上恢復耕作。
- 蔬菜部分,農民團體可協助購貯入庫冷藏,備於災後釋出調節市場需求。
依農作物不同提早做準備
農糧署指出,國內一期作水稻,桃園、新北及臺北市正陸續收割,請注意氣象預報資訊,應把握時機收割並
雲嘉南區目前正值插秧時期,颱風夾帶豪雨侵襲,農友需有相對應防颱措施。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提醒,若田區尚未整地,則暫緩整地,待颱風過後雨勢停歇再行整地插秧;若田區已整地但尚未插植,則讓田區保持湛水狀態,待颱風過後雨勢停歇再插秧,保持湛水可避免已整地田區土壤硬化;已插完秧之田區因秧苗植株矮小,需注意颱風可能夾帶之雨勢造成田區淹水,於颱風過後可先將田區水分排乾,待植株健壯再行正常管理,惟需特別注意福壽螺之危害。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也提醒,針對宜花地區內目前重要果樹及蔬果如文旦、香蕉、西瓜等,除規劃疏通田區間排水溝外,架立防風支柱及防風網對文旦及香蕉可減少斷枝及落果,西瓜則及早採收已熟果實,保持田區排水暢通避免根部浸水。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也提醒強風易造成植株傷口,加上雨天濕度高,有利於病原菌侵染及繁殖,常見之病害包括疫病、果腐病、炭疽病、細菌性軟腐病、細菌性斑點病、潰瘍病等,如木瓜果疫病及柑桔類果實褐腐病等,病原菌均會藉由雨水飛濺傳播,造成果實腐爛。落實田間衛生管理是首要措施,並請選用植物保護手冊推薦藥劑加強防治。
香蕉立支柱可降低植株倒伏或莖幹折斷。
養殖、畜牧業也要注意
農委會也提醒,養殖業者應加強塭堤的修補維護和排水路的疏通,檢
畜牧生產方面,農委會也提醒,應加強疏通排水系統以及強固生產設施之抗風能
(內容來源:摘自農委會、農糧署、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高雄區農業改良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