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秋行軍蟲大面積侵襲的金門高粱總收成竟多5% 關鍵是…

金門高粱田區今年遭受秋行軍蟲大面積侵襲,經化學防治收效,年總產量較往年平均多5%,以豐收的成果,結束本季。(圖片提供/金門縣政府農林科)

秋行軍蟲去年6月入侵後,玉米田、高粱田都遭害,其中,金門釀酒用的高粱田區發現秋行軍蟲時,確實帶來一陣驚嚇,因為高粱酒可是金門的重要產業,高粱作物對於金門相當重要,所幸及早防治,收穫量不減反增!金門縣政府統計,108年高粱總產量221萬公斤,較近5年平均產量還多了10萬多公斤。

金門高粱陸續收穫到上個月,當時的種植面積雖有1773公頃,但因為乾旱而棄收的面積445公頃,因此收穫面積僅1328公頃,年總產量221萬3266公斤卻能與常年相當,金門縣政府建設處農林科統計近5年秋季高粱的平均產量為210萬8491公斤,所以今年的收穫比常年多了5%,相當不錯。

金門高粱因為乾旱棄收面積有4百多公頃,但總收穫量卻不減反增,農委會防檢局推測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噴藥防治秋行軍蟲,順便也把其他的蟲害清除了,害蟲明顯減少,單位面積收穫量因此變多。不過,這某種程度也改變了以往金門高粱粗放的種植方式,但防檢局強調,用藥有規定,必須遵守安全停藥期。

去年7月底,金沙鎮青嶼高粱田區新植高粱苗20天,就被巡田的金門縣防疫所人員於發現秋行軍蟲。圖為遭秋行軍蟲危害的高粱植株,新葉破碎不堪。(圖片提供/金門縣政府農林科)

金門秋季高粱遇上乾旱,4百多公頃只能棄收,圖為乾旱而死的高粱。(圖片提供/金門縣政府農林科)

天氣變冷後,秋行軍蟲的危害能力暫時下降,但為未來天氣回溫、防治秋行軍蟲做準備,農委會防檢局因此公告《秋行軍蟲發生地區實施共同防治措施》,防檢局說明,公告共同防治是簡化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行政程序,實際防治作業的簡化與改善都已完成。防檢局植防組長陳宏伯說明,秋行軍蟲除了季節性地從境外隨氣流遷移入境之外,也已在本地繁衍後代、落地生根,所以共同防治公告是將臺澎金馬全國都納入共同防治範圍,適用各項防治措施,對於行政機關而言,就不必再處理「管制要發管制書、解列要發解列書」的行政作業,地方政府就能把專心致力於秋行軍蟲防治操作。

觀察秋行軍蟲自去年下半年起在國內的肆虐樣態,其發生與作物的種植情形有密切關係,當青割玉米及飼料玉米大面積種植時,就會大面積地發生危害,因此,只要巡田時發現某區塊已有秋行軍蟲,會立刻確認相連田區是否也有,以便採取共同防治規劃一起噴藥。陳宏伯說,金門的高粱收割完畢後,12月上旬已陸續開始播種小麥,小麥也是秋行軍蟲的寄主植物,只是在國內目前還沒發現危害,目前秋行軍蟲在國內危害對象是玉米、高粱,以及1件百慕達草,小麥目前未受害情形傳出。

受秋行軍蟲危害田區須實施化學防治,強制噴藥。(圖片提供/金門縣政府農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