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射發展後的城鄉之距——社區支持型農業在成都

文/ 陳怡樺 首圖提供/ 張鳴

飛機離開中國成都雙流機場,噴射引擎滑過崇山峻嶺的上空,鑽入雲端,「山川壯麗、物產豐饒」兩句歌詞從腦海浮出。「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是此行的關鍵字。

「一群人與一塊土地或一片區域間的相互承諾。農地/農夫餵養人們,而人們支持農地/農夫作為回報,共同承擔內在的風險與享有潛在的產品報酬。」這是美國全國永續農業運動共同主席伊麗莎白.韓德森(Elizabeth Henderson)對於「社區支持型農業」下的定義。

促成此行的幕後推手是PCD(Partnershipds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又稱為「社區伙伴」),是中國推動「社區支持型農業」的重要社區發展組織之一,「回歸到一種更友善的城鄉關係,這段關係必須與真實生活連結起來。我們想像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可以怎樣重新與守護大地的生產者重建一種相互支持的關係,再進一步思考,我們又怎樣能在食物的生產和獲取上,體現更多與自然萬物共生的關係。」社區伙伴總幹事鄧文嫦這樣理解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1970年代末期,中國進行改革開放,正式開啟高速經濟發展和現代化,伴隨而來的三農問題、城鄉二元,在在成為現今CSA運動的推進前因;環境汙染、食品安全、消費信任危機、農村的頹敗崩壞、人與自然的疏離、傳統文化價值的重新定位等後果都是中國CSA運動參與者正在面對和嘗試回應的問題。

回過頭看1960年代後,臺灣以農業培植工業,農村的勞動力大量轉向工廠,十大建設的開展、加工出口區帶來的巨大經濟效應、客廳即工廠⋯⋯等經濟光環背後,也捲在同樣的漩渦之中,錯亂混沌掙扎至今。

此行的目的地——四川,從盆地到高原,地理環境複雜多樣,相對高差更達7,300公尺,從西北邊的四姑娘山最靠近城市的一側到成都市區,至少需要4小時以上的車程;作為省會的成都,擁有超過一千萬人口,省內民族多元有藏羌彝自治區,人口稠密,城鄉之距顯而易見。

在這裡,「社區/社群」該如何定義和理解?「產銷」如何實現?成都的城鄉之間,卻有一條隱隱卻穩穩的線輕輕地拉著,「天安生活」、「牧雲坡」、「愛生活家社區合作社」三種支持農家的消費團體形式,把農夫和消費者拉到最靠近彼此的距離,心意滿滿且有意識的消費行為,支持著返鄉青年、支持世代務農的家庭、支持少數民族的村子和總總,努力讓一切往更好的方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