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厲害,全臺防猴大作戰

文/ 林宜潔 圖片提供/ 林務局 首圖提供/ CC0 Public Domain

高雄市農業局日前公告,在禁止區餵食獼猴,可罰緩5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許多生態學者和農民都叫好,因農作物猴害問題嚴重,三、四天就吃掉農民600多斤荔枝,林務局和各農改場都想盡辦法研發防猴措施,桃園區農改場昨天便舉辦了示範觀摩會,只要紅外線偵測到猴子入侵,便自動發出狗叫、鞭炮聲嚇阻,林務局也補助農民架電網,明年補助金將從4萬提高到4萬5千元。

全臺果園,猴害難解

臺灣獼猴為臺灣唯一野生靈長目動物,且列為《野生動物保育法》規範下的「其他應予保育類』等級的保護動物,全臺數量約20-30萬隻,適應能力強,能棲息於海拔高度100~3,200公尺的森林。

由於人類與獼猴活動區域重疊,常有人猴衝突發生,獼猴危害農作物的事件也時有所聞。「最誇張三四天內給我吃掉600多斤的荔枝!」高雄旗山農民張林玉美氣憤地說,猴子真的很難防,用鞭炮不怕,用狗趕也沒用,後來只好下定決心圍電網。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良恭表示,獼猴過去的天敵是雲豹和獵人,但現在雲豹愈來愈少,狩獵習慣也改變,防猴變得更加困難。「加上人為餵食,會提高猴群的存活率跟生育率,讓猴群數量變得更難控制。」

高雄市農業局日前公告,待明年度法規公布實施,凡在禁止區域內餵食獼猴,不需經過勸導,可直接處新臺幣5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鍰。

「有些遊客看到猴子可憐就餵牠,但不知餵食會造成獼猴生態改變,猴子族群跟人的活動範圍重疊愈來愈大,也可能有引發傳染病的隱憂。」高雄市農業局植物防疫及生態保育科科長張韻萍說明,像高雄鼓山區,因人為餵食猴子逐年數量上升,中山大學與民宅都受到相當侵擾,相關單位不得已才會祭出罰款的法規。

技術人員協助民眾測試防猴電網效果。(圖片提供/高雄市農業局)

仿效日本,引進電網

除了請民眾不要餵食,農政單位也紛紛投入研究緩解猴害,林務局比對鄰近國家防猴害的作法,參考日本例子引進電網,利用高電壓低電流的電牧器,加上鐵網通電,能在不傷害獼猴的範圍達到嚇阻效果,架設成本200公尺加上人力約需10萬。

林務局保育組組長夏榮生表示,舉行示範兩年來,效果很不錯,105年申請件數45件,今年來到230幾件,主要聚集在屏東跟臺東,明年會將補助金額從4萬提高到4萬5千元,補助作物也從原本只有果樹增加蔬菜、豆類跟薯類。

林務局評估,架設之後保果可達到7成以上,甚至更多,約1-2年就能回本,而且電牧器的有效範圍可以達到20公里,建議多戶合併一起申請,施工較划算。

高雄那瑪夏種植芭樂跟芒果的農民成晨光表示,自己是區域內第一個試架電網的農民,上個月剛裝,還在觀察成效,但電網投入成本是一大負擔。

「光是0.5公頃就花了15萬,補助有限,真的負擔不起。」成晨光表示,架設電網初期投入的成本所費不貲是一回事,又因為果園常是重機具沒辦法進入的地方,打柱子跟圍網子都要靠人工,光找工人又是另一件頭痛的事。只希望架設之後,每年至少損失三成以上的情形能有所改善。

臺東果園使用電圍網防猴。

多管齊下,聲音嚇阻

除了林務局的電網裝置,桃園區農業改良場也自行研發紅外線感測,只要在園中架設紅外線感測器,偵測到猴子入侵,便會自動連線到警報器,發出機關槍、鞭炮或狗叫聲,隨機播放嚇阻。

這套設備獲得不少農民關注,光是這個月桃改場就辦了兩場觀摩會,共有60幾位農民參加。桃改場副研究員吳有恒表示,此套設備還可以用line通知果園主人,一公頃大約需要投入5萬元的設備費用,已進入技轉階段。

桃改場人員至桃園復興鄉進行紅外線感測防猴裝置示範。(圖片提供/桃改場)

臺灣應發展更多元的防猴策略

不過除了消極驅猴,林良恭認為臺灣可發展更多元的防猴措施,他舉例,日本有訓練monkey dog的制度,也有委託動物相關的專業人士組成團隊,深入地方調查猴群的活動狀況跟農地,做統計與回報,方便防猴策略的擬定,十分值得臺灣借鏡。

此外,日本還建立專職的獵人制度,只要農民去地方政府回報,獵人就能到地方去狩獵,幫助農民防猴。

找出人猴共存之道

「其實我們也要檢討自己啦,我們耕作的區域一直往山裡面擴張,而且作物是甜的,人喜歡吃猴子也喜歡吃。」林良恭表示,猴害的原因不只來自獼猴的族群擴張,活動範圍變大,也有部分是因為開墾的關係,導致人與猴的活動範圍愈來愈重疊。

夏榮生則表示,除了消極面的防猴裝置,林務局也有在臺南南化、 彰化二水等地做獼猴結紮處理的試驗。

林良恭表示,明年計劃在雲林古坑做示範點,試驗電網大幅度圍30公里,但因臺灣的農地比較破碎,中間可能經過產業道路,執行上有挑戰。期望把農地跟山隔開,將人猴活動區域分開,防猴效果能更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