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淨灘】沿海捕撈客亂丟垃圾 師生協力淨灘盼從源頭管理

兩週後是世界地球日,花蓮縣宜昌國小資優班搶在4月20日花蓮縣政府淨灘活動前,13日結合東華大學特教系、自強國中及中正國小等150位民眾之力,到花蓮溪溪口左岸(仁化海堤)進行淨灘活動。

前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主任賴威任表示,仁化海堤位處花蓮溪出海口,現場人為棄置的垃圾比例高,25分鐘即收集到692個寶特瓶、672根吸管、免洗餐具與食物包裝753個,還有數不清的提神飲料玻璃瓶及碎片,判斷是特定季節進行捕撈魚苗或其他活動留下的垃圾。因此他呼籲地方政府不要只是辦理淨灘活動,更應該加強宣導或取締,減少垃圾棄置的問題。

沿海捕撈亂丟垃圾 交通不便的仁化海堤成淨灘死角

花蓮縣宜昌國小資優班老師林嘉綺表示,3年前開始,每學期至少會帶資優班學生淨灘一次,過去多是在美崙溪溪口,但近幾次發現淨灘的團體增加、垃圾量減少,此次就轉移陣地到垃圾量大的仁化海堤。

賴威任指出,仁化海堤因交通遠、飲水及廁所等設施不便,不是淨灘活動會辦理的地點,卻是漁民或釣客會拜訪的地方,也因此成為無人管制的垃圾堆積死角,「給大家方便,環境卻受害」。因此他建議政府可在特定捕撈季節進行宣導或巡邏,讓使用海域的人重視垃圾的問題。另外,他觀察相較於西部較多海漂垃圾,東部海灘上人為丟棄的垃圾比例較高,民眾可以做的還很多。

國小孩童成減塑生力軍 希望影響大人們

「今天很多孩子帶著父母來淨灘,看到垃圾也都嚇到。」賴威任說,現場看到很多孩子指正父母對垃圾處理的畫面,或是會聽到小朋友抱怨「為什麼是大人在丟、小孩在撿」、「丟的人很多、撿的人很少」。賴威任表示,孩子提出的很多問題都沒辦法解答,只能鼓勵孩子「一起維護環境影響那些丟垃圾的人」,希望更多大人能以身作則,給孩子好的典範。

林嘉綺補充,學生從3年前就開始參與淨灘活動,但學生發現怎麼每一次撿都撿不完,「雖然會去撿,但自己還是會用很多一次性的餐具」。因此2017年後,除了在學校有海洋廢棄物的討論課程,學生也開始進行日常減塑行動,淨灘也成為服務學習課程之一,「淨灘會不斷提醒我們,環境沒有變好,需要從日常生活做起」。2018年,宜昌國小資優班的學生也因減塑行動,登上「全球孩童創意行動」(DFC)的舞台,與40個國家孩童一同宣示減塑的決心。

不只國外看見宜昌國小師生的努力、他們也獲得國內公益獎項的肯定;未來3個月,宜昌國小資優班的學生也將在臺北幾個場次,發表他們的減塑成果,「他們覺得很開心,因為自己不是只能在花蓮告訴大家減塑很重要,也可以在不同場合影響到不同的人。」林嘉綺說。另外,此次參與淨灘的中正國小已在上學期增設海洋課程、自強國中與東華大學特教系未來也會將淨灘放入服務學習課程之中,相信會有越來越多人響應減塑與淨灘的理念。

四校師生進行仁化海堤淨灘活動,25分鐘就撿拾了上千個垃圾,在豔陽下花了1.5小時進行分類。(圖片來源/林嘉綺提供)

現場不少是提神飲料或米酒的玻璃瓶,賴威任判斷應是沿海捕撈的漁民或釣客留下來的垃圾,呼籲河川局或環保局要加強宣導與取締,避免污染海洋。(圖片來源/林嘉綺提供)

15日花蓮縣宜昌國小師生結合東華大學特教系、自強國中及中正國小等150位民眾之力,在花蓮溪左岸撿拾了上千個垃圾、集滿67個麻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