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消費者能夠更了解產銷履歷農產品並貼近生產者,農委會連續7年舉辦產銷履歷達人的遴選活動,今(2)日更在臺北市北平東路上的希望廣場舉辦產銷履歷達人頒獎典禮,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與美食家葉怡蘭現場品嘗亞都麗緻大飯店主廚楊光宗用產銷履歷農產品製作的夏日料理,直說好吃,驚艷產銷履歷食材做出的料理竟如此美味。
產銷履歷達人甄選活動今年已邁入第七屆, 累計選出百餘位優質好農。今(106)年共選拔出15位產銷履歷達人,分別來自於農、漁、牧業。農委會主委林聰賢除了現場頒獎,行銷產銷履歷達人的農產品,農委會今、明天還舉辦達人市集,讓民眾可以近距離跟產銷履歷達人接觸,了解這些美味安全的農產品是怎麼被生產出來。
在眾多產銷履歷青年農民當中,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今天特別肯定71歲的李明從跟上潮流,加入產銷履歷的行列。
不是有QR-code貼紙就叫產銷履歷
產銷履歷農產品(TAP)的推廣在臺灣已有10年,從剛開始推動時民眾的不了解,到後來一連串食安事件爆發,民眾對越來越重視農產品安全,認知產銷履歷農產品比起其他農產品更能清楚了解生產者與生產過程,包括用藥紀錄、收穫時間、檢驗把關與通路等。
一般農民想要替自家產品申請產銷履歷,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了要建立履歷追溯體系(Traceability)還必須要符合良好農業規範(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GAP),以降低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風險。
此外,每一張產銷履歷的追溯貼紙都是獨一無二,就跟身分證一樣,列印的數量都與產品栽種過程、收穫狀況等資訊都必須揭露,不同批次的產品不能混在一起,這樣的管理方式除可降低標籤被仿冒的機會,也大大提升產品透明度,消費者可以很簡單透過追溯碼了解產品資訊。
熱情的臺中新社產銷履歷達人王裕宏請顧客試吃整朵香菇。
民眾越重視食安,農民更願意響應產銷履歷
推動產銷履歷的過程中,也有相當多的農民積極參與。種植茶葉的邱振平表示,產銷履歷出現以前,他就已經申請吉園圃標章,後來看到消費者對食品安全重視,就更進一步申請產銷履歷。這些年來他發現申請產銷履歷之後,消費者對於產品的信任度提高,品牌公信力也逐年上升。
生產高接梨的林昱伸指出,雖然掃一下產銷履歷的QR-code就能夠知道生產流程,但他更希望消費者能夠了解梨子的生產環境以及種植狀況,因此在經營粉絲專頁時會放上很多生產環境的照片,還有周邊的生態情況,他也非常歡迎消費者參觀農場。
「因為消費者需要所以投入產銷履歷,」種植布苦苦瓜的溫偉毅說,自家種植的苦瓜比一般的苦瓜不苦,而且還會回甘,讓不敢吃苦瓜的民眾都能勇敢的嘗試。
放棄竹科百萬年薪的蔡長材回到家鄉,接下家中的養殖事業,他在3年前投入產銷履歷,他表示消費者大都會跟熟識的攤商購買產品,但產銷履歷的出現,讓消費者願意跟不認識的人購買,因為他們知道這些產品是如何生產出來。現在蔡長材的產品大多數都是賣給熟人,建立起良好的口碑。
生產虱目魚的黃國良是這次產銷履歷達人中,少數為了教育消費者而堅持申請產銷履歷的生產者。他表示,要讓消費者清楚知道每個產品是從哪裡來,再透過第三方驗證讓消費者買的放心吃的安心,因此他很希望透過產銷履歷吸引消費者進行一趟產地之旅,了解生產過程。
黃國良(左)向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分享虱目魚養殖、加工與行銷的心得。
推出市售第一支產銷履歷驗證雞精和牛肉精產品的達人洪毅豪笑著說,會投入產銷履歷其實是客戶希望能讓消費者吃到更好的產品,但是投入產銷履歷之初,根本沒有針對雞精或是牛肉精的規範,因此他從頭開始參與相關規範與規則的制訂。他說有產銷履歷,可以降低跟消費者溝通的困難度,只要QRcode一掃,消費者就能夠知道製作雞精的雞是從哪裡來的,養殖過程透明。
「當消費者願意多花錢去買產品時,農民也可以獲得回饋。」農委會林聰賢主委指出,用消費來驅動生產比政府做更多的檢驗更有用,現在普遍消費者意識提高,會主動選擇安全的產品,因此政府是需要輔導現場農民要生產消費者需要的產品,讓農民認識市場、認識消費者,追求品質讓消費者能夠安全又安心。
農委會表示,9月2日、3日舉辦達
活動期間還有老外主廚夏日料理教學、
黃國良(左)向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分享虱目魚養殖、加工與行銷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