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軍8個月交成績單 國海院將爭取5千噸級研究船

國家海洋研究院4月成軍,30日進行業務報告,邱永芳表示,未來3年將爭取5千噸跨洋級研究船充實國海院研究能量。(圖片提供/國家海洋研究院)

雖然才成軍8個月,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30日報告首年研究成果,包含參與亞洲海洋哺乳動物擱淺組織網簽訂合作備忘錄、建置全國海洋資料庫,以及協助研擬海洋基本法等。至於中長程規劃,國海院院長邱永芳透露,已爭取建造5000噸海洋研究船,未來國海院也有能力與國際合作執行海洋研究。

李仲威表示,國海院最重要也最急迫的任務是進行與整合臺灣海域基礎調查工作,包含24小時的水文監測、周圍海域生態調查,以及國土消長調查,這些資料可應用範圍廣,從政策規劃到損害賠償都需要,像是2016年德翔海運在臺灣東北角海域擱淺,就因為沒有生態數據,難認定損失金額與海域恢復的程度。他也勉勵國海院,明年能維持今年戰力,精進海洋研究。

國海院院長邱永芳報告指出,國海院作為國家海洋智庫,4月揭牌後即積極連結國內外學術與民間團體資源,像是以臺灣名義加入亞洲海洋哺乳動物擱淺組織網,與國際分享臺灣優異的鯨豚救援經驗與研究,也與英國勞氏檢驗機構簽訂合作備忘錄研發無人船;國內研究則匯集大數據建置全國海洋資料庫、執行臺灣海域觀測計畫、水下噪音聲學監測等。

今年國海院除了在生態、海域資源調查上有初步成果,在文化推廣上也有進展。邱永芳表示,今年國海院參與由臺灣史前博物館、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辦理的跨越黑潮的文化活動,還辦理阿美族海洋文化營,希望讓民眾能從多元面向認識臺灣豐富的海洋歷史,未來也將在花蓮設立海洋資源博物館,呈現人與海洋共存的智慧。

至於明年的研究規劃,邱永芳表示,會持續辦理海洋水文觀測計畫、離岸風電生態監測、研擬海洋產業政策與海洋廢棄物追蹤等工作。另外,他也透露,已向國家發展委員會爭取1至2艘5000噸越洋級的海洋研究船,未來國海院也有能力與國際合作執行海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