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供/ 水土保持季刊 文/ 陳振宇 首圖攝影/ 謝金德
2018年2月6日花蓮地震,再次提醒國人,地震是台灣無法迴避的天然災害。這期的老照片說故事,就讓我們回顧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
1999年9月21日上午1時47分,台灣中部的車籠埔斷層錯動,全台均感受嚴重搖晃,持續長達102秒,造成2,415人死亡,29人失蹤,11,305人受傷,51,711間房屋全倒,53,768間房屋半倒,並震毀許多鐵公路、橋梁、學校、維生管線等重要公共設施,更引發大規模的崩塌與土壤液化災害,是台灣二戰後傷亡損失最大的天然災害。
面對山區大量崩塌導致聚落及農水路等公共設施嚴重災情,水土保持局當下即動員所有人力緊急投入搶救災,甚至是自身已是嚴重受災戶的第三工程所,也迅速的重整人力及設備,針對轄區內南投、嘉義、雲林等重災區進行緊急處理,包括像因應九份二山大崩塌形成的堰塞湖,所進行的緊急疏洪道及穩定坡腳的貨櫃壩工程。
除了緊急搶通修工程外,為全面掌握地震所造成的影響,並評估後續颱風豪雨期間可能帶來的二次災害,水土保持局當時擬訂了5項中長期對策:一、以衛星影像判識全台新增崩塌地;二、現有治山防災構造物總體檢 ;三、土石流潛勢溪流現況檢視與調查;四、山區危險聚落調查;五、成立專家諮詢及勘災緊急處理技師協力團隊。
事後證明,這些調查的地點,在2000年起的歷次颱風豪雨期間確實發生土石流等二次災害,而這次九二一震災的處理經驗,也為後續台灣在減災、整備、應變及復建上建立重要的基礎。
如您想知道每一張照片的明確地點及相關故事,請連上歷史影像平台,歡迎大家分享手邊的歷史災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