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林聰賢】下鄉次數破紀錄的主委,要協助農委會施政更接地氣

文/農傳媒編輯部

攝影/謝佩穎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上任至今一年多,便馬不停蹄端出農民職災保險試辦、農保資格採人地脫鉤等多項政策。他在接受《農傳媒》專訪時指出,這些政策都是他下鄉聆聽一線農民、執行人員的反饋意見,回頭和中央幕僚政策協調的結果。

「這一年多來,我想我有幫農委會把地氣接得更通暢些,」他強調希望未來地方政府能一起動起來,這樣農業政策最後一哩路的推動才有可能成功。

從地方到中央,林聰賢去年上任歷經H5N6高病原性禽流感爆發、戴奧辛超標雞蛋等事件,今年更接踵發生洋蔥、大蒜產銷失衡等困境。面對這些問題,他強調,他都秉持著務實精神面對,逐步從制度面進行改善,像禽流感疫情透過飼養結構現代化,目前H5N6、H5N8等兩種本土化病毒已逐步清除。

至於長年困擾養豬產業的口蹄疫,林聰賢表示,今年七月若如期拔針,仍不可鬆懈,因為帶動禽畜產業朝現代化發展是長遠目標。

細數農林漁牧四大部門,林聰賢說,當前最大挑戰是在漁業,「我們外有IUU(非法、未報告及不受規範)黃牌問題,內有沿近海資源枯竭。」過去農委會在漁業政策上比較偏重管理跟服務,沒有戰略、目標,導致漁業隨內外環境變遷、自然演替,這樣太消極。他強調,下一階段漁政制度面的改革將是他全心著力的地方。

農傳媒專訪林聰賢暢談施政理念,訪談內容以第一人稱方式摘要呈現:

禽畜產飼養現代化,根絕防疫問題

我到農委會這一年多來,很努力在調整傳統農業的結構問題,但調整產業結構無法一步到位,需一層層往前鋪排。像去年剛上任就碰到禽流感疫情,過去農委會遇到疫情大爆發,通常是花很多錢做撲殺,疫情過了就結束,但從調整產業結構來看,我們發揮面對問題的決心,回到畜產業,推動生產結構現代化,像是精進雞隻、水禽養殖方式等。

從去年到現在,我們很確定H5N6沒有再爆發,這病毒在本土已經清除掉了,再來是H5N8,這個病毒過去也是本土化,但今年至今已超過四個月以上沒有再出現。這消息我們也通報給OIE(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本土化的病毒株正逐步被清除,下一個是H5N2,我們希望透過禽畜產結構的調整回饋到防疫,否則我們永遠在末端處理疫情。

目前白肉雞、蛋雞的養殖都有比較好的水準,接下來我們會針對鴨子飼養模式進行調整,並透過修改《畜牧法》,一步步改善制度面問題。

處理完兩隻腳,再來就是四隻腳,也就是豬隻的口蹄疫拔針計畫。目前OIE已認定臺灣為「施打疫苗非疫區」,金門可望在五月宣布。七月若如期拔針也不能鬆懈,都要進行更長期的準備,包含養豬產業現代化、處理廢水排放等問題,我們已擬好清單要來逐一解決。

今年七月口蹄疫若能如願拔針,農委會後續將推動養豬產業現代化等政策。

引進勞動力+農機自動化,雙管齊下改善缺工

臺灣農產業很多元,這幾年談最多的問題是缺工,解決缺工要建立在三農結構上,也就是農民、農地、農村,用引進外勞的方式解決缺工,不會是農委會想做的政策,重點還是在如何讓人回到農村,因為農村的人口長期外流、青年不願返鄉、產業沒落, 這不是單一引進外勞就可解決。

為舒緩農業的季節性缺工,去年我們陸續試辦農業師傅團、技術服務團等,從一開始各地農會觀望,到今年大家都很踴躍,報名申請服務團的更成長了六倍,雖然這些人力的挹注,相較整體農業缺工的狀況還是杯水車薪,但至少這樣的滾動是個方法。

要解決缺工不能單靠勞動力,農機邁向自動化也是推動農業省工的方法。我們認為臺灣可以在熱帶和亞熱帶農業當中,發展強固型溫網室,把臺灣最厲害的IOT(物聯網)、ICT(資訊與通訊科技)感測技術,導入精密機械自動化系統來改善各式農機,可改善季節性缺工的困境。像缺工最嚴重的茶產業,現在正引進一些機械化自動滴灌系統,逐步改善生產模式。

雲林、彰化等蔬菜大產區也很缺工,目前也正導入蔬菜採收機來因應,未來發展成熟,返鄉青農不一定只有從事種植,也可以做代耕,也就是農事服務業,就像水稻產業發展出很成熟的代耕體系一樣,未來的農業現場應該是多重分工的體系。

臺灣號稱水果王國,水果產值高,是我們出口的競爭力品項,但因為採後處理技術跟冷鏈技術沒跟上,幫香蕉、芒果、鳳梨等外銷水果做國際行銷都會碰上瓶頸,導致在臺灣裝櫃的水果經過3至5天到目標市場,開箱後卻出現過熟或腐爛的狀況,這問題亟需改善。

今年以來洋蔥、大蒜陸續發生產銷失衡問題,這些問題往年都固定在面對,應該要有更完整的策略來運作,否則有時候都受制於人。這部分農委會得盡量把手上的資源進行盤點,做更多的水平溝通和垂直整合。

當前最大挑戰在漁業,過去偏管理沒戰略

現階段臺灣最大的挑戰是漁業,我們外有IUU(非法、未報告及不受規範)黃牌問題,內有沿近海資源枯竭,這是我下階段比較需要全心著力的地方。過去農委會在漁業政策上比較偏重管理跟服務,沒有戰略、目標,導致漁業隨內外環境變遷,自然演替,這樣太消極,未來我們要開始在漁政部分著力,拉各地漁會、漁民團體做充分對話。

另外,配合行政院的地方創生,農委會將實施八年的農村再生計畫做了調整跟融合,把原來農再1.0基礎再升級,過去著力再農村社造,接下來要開始盤點優良農地、農家所得、農村文化等大家關心的問題,讓政策做得更融合。

未來農委會將搭建一個比較完整的系統平台,去做整合性服務,把不同區域的農村、漁村整合在一起。以前農林漁牧四個部門是各走各的,但難免資源和成效會出現備多力分的狀況,就是大家都各投10塊錢,卻在做同樣的事情,未來如果這些10塊錢通通加在一起,進行協調,效果會更完整。

讓從事新農業成為一種時尚

新農業推動至今將滿兩年,運用新科技、新思維、環境永續等概念,提升農產業整體形象,讓大眾覺得回到農村是一種時尚,是我們努力的目標。面對行政院很多專案會議,這一年多來很充實,也慢慢磨出整個新農業的雛形,但這雛型具體呈現給服務對象有沒有感受,像農民收入有沒有實質增加等,需要更進一步的對話。

這一年多來,我下鄉的次數應該是破過去(農委會主委)的紀錄吧。因為我喜歡把團隊帶到執行的第一現場,聽大家的具體回饋,因為唯有透過對話,才能讓真正的問題和政策目標進行協調,像推動強固型溫網室、農民職災保險、農保資格採人地脫鉤政策等,都是下鄉後回頭微調端出來的政策。

這一年多來,我想我有幫農委會把地氣接得更通暢一點,未來有待地方政府一起合力動起來,這最後一哩路才會成功。

吸引青年從農,推動基本薪資有效支持

至於如何提高青年從農意願?這部分我們有針對目前申請農業公費專班的學生進行調查,我們發現參加公費專班的學生不完全都是農二代、農三代,在這分流過程中,性向是最重要的,你有興趣,後面的育成或更友善的支持配套才能做起來。

要吸引青年從農,除了實習管道要多元外,林聰賢認為基本薪資保障也是一個政策方法。

在公費生的育成上,我們盡可能希望公費生能進入不同農產業的領域去實習,不要一次就把自己的發展框死,要讓他們理解,農業有許多不同分級的分工在裡面。

我們希望青年進入農業要有新思維,懂得運用更精準的科學方式、善用多元的工具,甚至帶著手機去種田,也是一個可能性。

當這類有興趣的學生畢業後要投入農業,我們有什麼讓他覺得更友善的支持方案?例如目前在屏東我們配合香蕉研究所在推動專業養成的計畫。因為依過去經驗,一個人若能實際在農場工作三年,將來就可以穩定從農。

因此我們透過計畫鼓勵學生和我們簽約三年,提供他們每月薪資至少三萬元,同時農場的營收也可分成,讓他覺得從農能有穩定收入。我前不久才和這群學生見面,雖然計畫才剛開始,但目前運作看起來算是穩定,值得一般在學青農參考。

另一方面,在青農的育成輔導上,我們也要請各地農業改良場加入成為陪伴師。我們希望未來進到農業來的青農不用花很大成本,譬如農機能建立出共享機制,或是有優惠貸款、獎助購買。

至於在土地取得上,未來我們除了透過農會的農地銀行跟農糧署的營管中心,幫忙做農地輔導外,也會透過專案農貸以最低利息補貼,讓青農覺得從事農業的條件優渥,留在農村發展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