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職災保險開辦一週,超過2.5萬人投保,雲林北港農會拔頭籌

文/林慧貞 攝影/林慧貞

臺灣首度開辦的農民職災保險11月1日上路,已有2.5萬多人投保,占農保被保險人比例2%,雲林縣6千多人拔得頭籌,其次為臺南市、臺中市,最積極的莫過於雲林縣北港鎮農會,不僅出動宣傳車放送消息,還服務到家幫農民申辦,目前已有1千300多人加保,全臺第一。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呼籲,正值二期稻作收割,農民「越忙越要加保」,職災發生時才有保障。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右2)到臺中市霧峰區農會視察職災保險辦理情形

加保農民每天以2千5百人速度增加

農民職災保險每月保費25元,其中10元由政府負擔,具農保資格的農民只要繳15元,工作中受傷,就能獲得傷害給付、就醫津貼、身心障礙給付及喪葬津貼4項給付項目,投保農民以每天平均2千5百人速度增加中。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今天下午到臺中市霧峰區農會,視察農民職災保險辦理情形,現場有許多農民排隊等加保,工作人員表示,一個早上就處理了2、30件職災加保,農民相當踴躍。霧峰區農會具農保資格的農民約5600人,目前約有450人加保職災保險。

霧峰農會總幹事黃景建表示,臺中有許多農民種果樹,每年都聽到很多人從高處跌落,「職災保險需要且重要」。目前市府額外補助一半保費,農民每月只要付7.5元,不到一顆茶葉蛋價格就有保障,農會透過產銷班、家政班、小組長等大力宣導,希望更多農民來保險。

正在辦理職災保險加保手續的林姓農民,15年前曾因手指捲入插秧機,骨頭彎曲,自費7、8萬看醫生,隱約還看得見縫線痕跡。

他表示,職災保險只要是工作受傷就給付,農保則是要傷到殘障、死亡才有,自己的傷沒有到殘障所以當時農保沒給付,「職災保險大傷、小傷都有給付,不像農保要大傷才給付。」

78歲的林姓農民手指被捲入插秧機,當時沒有職災保險,只能自費看醫生

宣傳車放送,北港鎮農會職災保險人數全臺第一

目前雲林縣有6千多人加保、臺南市3千多人、臺中市也有2千多人加保。其中北港鎮農會1千300多人加保、全臺第一。

北港鎮農會總幹事林翠香長期關注農民職災問題,他表示,常聽到農民跌倒、割傷,甚至受傷開刀,但只有達到失能程度才能領取身障的給付,其餘完全沒有保障, 因此3年前就跟農委會輔導處反應,希望農民有職災保險,如今開辦,當然要好好推廣,目前投保人數佔了農保會員四分之一。

擔心農民舟車勞頓到農會來,途中發生意外,北港農會的職員分批下鄉宣導時,也會順便讓農民填申請表,當場繳交資料申請;林翠香更親自錄音,租宣傳車在各地放送,到老人會、九九重陽節活動宣導。

林翠香表示,農會將農保資料拉出來,比對有哪些農民還沒保職災保險,加強該鄉鎮的宣導力道,「因為這是他們應有的權利。」宣導過程中很多農民第一次聽到職災保險,但只要平常有在務農的,大多都會加入。

雲林縣古坑鄉農會也相當積極,總幹事袁誌謙表示,會派農會小組長和職員,每個村都去宣導,傳達正確資訊,讓農民自己評估是否要保,「因為這個保險真的對農民有保障,目前看來投保意願很踴躍。」

霧峰農會總幹事黃景建(左2)每年都聽到很多果農從高處跌落,職災保險是一個需要且重要的制度

工作中受傷才可理賠

職災保險上路至今,許多農會反應,農民最常問的是「什麼情形才可領到給付?」霧峰農會特別在農會裡開闢諮詢專區為農民解惑,秘書游新鳳指出,宣導時必須多舉例,例如跟農民說這個保險是在田間跌倒受傷才有給付,農民出外遊玩受傷,就沒有給付,跟一般醫療保險不一樣。

袁誌謙則表示,有些農民搞不清楚職災保險的意義就來加保,但實際上農民若年齡太高,已經沒在務農,就不必額外花錢保險了。

申辦帶身分證、印章,不必帶戶籍謄本

有些農民以為必須帶戶籍謄本才能加保,不過農委會已經簡化申請程序,只要帶身分證、印章,親自向戶籍所在地的基層農會申請加保即可。

黃景建也表示,農會只要查詢農民身分證,就能叫出農保資料,當場印出申請表,上頭便記載了農民的地號、戶籍地址等等,不需要額外帶戶籍謄本和其他資料,相當簡便。

為了減少寫字時間,申請表上的資料大多只要勾選即可,只有少數地方要填寫,例如種植的作物、習慣交易的地點,未來發生職災,認定時才有所依據。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表示,現在正值二期稻作收割,農民忙碌,「但越忙越要加保」,11月在臺南市玉井區已有一位栽培果樹的農民跌落受傷,領到職災保險給付,呼籲農民趁著到農會辦事、領錢的空檔,順便加保職災保險,每月付15元,就能讓務農有多一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