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防疫一體】謹慎使用抗菌劑,提升獸醫服務體系能力

企劃製作/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 文/莊安華 圖片提供/謝進益、盧春宇 首圖提供/CC0 Public Domain

處在全球化時代,新興傳染病一旦爆發就無遠弗屆地蔓延。在國際推動「防疫一體(One Health)」的概念下,臺灣建構防疫一體的傳染病整合防治研究計畫,強化因應疫災的核心科技能力,對抗各種新浮現傳染病的挑戰與威脅。

環境裡本來就存在著讓人類與動物致病的細菌,當人類開發出各式各樣的抗菌劑(抗生素),治療、預防這些致病細菌引起的傳染病,竟產生抗藥性細菌壯大繁衍、抗菌劑殘留的問題。

抗菌劑就像練兵場  讓超級細菌異軍突起

「抗菌劑就像練兵場,能殺死了一些細菌,但也留下一些不怕藥的抗藥性細菌活下去。」農業科技研究院動物科技研究所動物醫學組組長陳正文指出,過去人類製造大量抗菌劑,使用這些抗菌劑進而篩選出抗藥性細菌,而這些細菌與代謝後的抗菌劑隨著每日的排泄,最後又回到環境裡。

他接著解釋,活的健康禽畜身上之肌肉本身是無菌,但屠宰與加工過程,無法以無菌、滅菌規格處理,可能被動物糞便、人或加工過程機械及環境中的細菌污染,污染的細菌如果造成人的感染且為具有抗藥性的病原菌,醫師在治療困難度就會提高。因此人類為了防堵細菌入口,必須將肉品煮熟滅菌。

「防疫一體計畫」針對細菌抗藥性監測,係根據國際方法,與美國、英國、丹麥同步,建立21種抗菌劑檢測與判定標準;檢驗人畜共通沙氏桿菌的抗藥性,並進行全基因定序,供農方與衛生單位可進行比對;評估抗藥性風險,將重點管制人類醫學與獸醫學重疊使用的20種抗菌劑,與禽畜為了促進生長而使用的含藥物飼料添加劑,評估限制使用或獸醫師處方箋之可行性;並依據WHO、FAO 、OIE的GHSA方向,分析細菌抗藥性缺口,預計於2019年提出細菌抗藥性行動方案。

農科院動科所動醫組組長陳正文指出,人類製造了大量的抗菌劑,最終將會回歸到環境之中,同時也提高了醫師在治療上的困難度。

慎用、減量原則  獲人醫與獸醫一致認同

慎用、減量抗菌劑(抗生素),是醫師與獸醫師對降低細菌抗藥性影響的一致看法。疾管署感染管制及生物安全組的防疫醫師鄔豪欣表示,醫院內的感染科專科醫師具有使用抗生素的專業知識與判斷,因此疾管署透過防疫一體計畫,將過去一直提倡的感染管制與抗生素合理使用觀念,持續導入醫院管理體系中。

「以前時代,可能認為把抗生素用好用滿,就萬無一失。雖然這能治得好最輕微的感染,但從整體來看,對人類防範細菌性疾病的抗藥性,的確是有些傷害。」鄔豪欣指出,所以疾管署希望在臨床治療和抗藥性管制之間的界線,找到一個平衡點,「因為我們也不可能太過壓制臨床醫生的抗生素治療,畢竟他們負擔著治療成效的成敗,我們就是站在一個輔導的角色,幫助病人、醫生和醫院。」

在農業領域,獸醫師或牧場業者採取防範動物疾病的策略上,對於抗菌劑的使用已相對過去謹慎許多。「很多養殖業者都知道,飼料中添加抗菌劑的效果其實有限。某些動物呼吸道疾病,抗菌劑用打的效果較好,但人工加上藥價不便宜,非緊急狀況是不會用的,因為成本太高了,很不划算。用疫苗預防疾病可維持較久,配合牧場清潔消毒等措施,效果反而明顯。」陳正文說,現代農民知識足夠,對動物用藥的態度非常謹慎,也會遵守停藥期,若有被檢驗出來,常是抗菌劑誤混入飼料造成。

畜禽是能締造收益的經濟動物,飼養的農民都希望牠們健康成長。因此,如何針對生病的畜禽,做好健康監測、疾病診斷、對症下藥,成為當務之急。

獸醫肩負改善動物健康、維護公共衛生的職責,在防疫一體計畫中也針對強化國內獸醫的服務能量,提出評估做法。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前副局長施泰華表示,臺灣是OIE的會員國,目前OIE正在執行會員國的「獸醫服務體系效能評鑑(Performance of Veterinary Services (PVS) Evaluations)」,派出國際專家檢視從中央到地方、公部門到私部門,包含教育機構、相關企業等整個獸醫體系生物安全的防疫與檢疫效能。

施泰華指出,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00多個國家完成評鑑,而臺灣預計於明(2019)年4月進行評鑑,屆時PVS評鑑報告將提出獸醫服務體系的優勢與不足之處,政府將依此建議投注相關資源,有效強化獸醫服務效能、培育防疫專才。

延伸閱讀

【解構防疫一體】防疫計畫新篇章,建立團隊與制度,用科技力杜絕疫災

解構防疫一體】禽舍迎向智動化,環控、監測由科技代勞

【解構防疫一體】為維護動物福利,迅速掌握疫病監測,進一步研發人道撲殺技術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