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六大漁港調查 漁市常見24種魚種逾半數未達性成熟體長 銀雞魚縮水超過一半

臺灣40種魚種中有24種魚種逾半未達「50%性成熟體長(Lm50)」。圖為屏東東港漁市。(圖片提供/綠色和平)

漁民常嘆魚愈捕愈小隻、愈抓愈少,果真如此嗎?環團綠色和平與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何宣慶合作,歷時近一年調查全臺六大漁港市場,累積逾3萬筆有效數據,顯示臺灣沿近海以拖網捕撈為主的40種常見魚種中,有24種魚種逾半未達「50%性成熟體長(Lm50)」;其中銀雞魚、紅甘、星雞魚、白鯧等縮水比例超過30%,銀雞魚甚至縮水一半以上。

與會的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邵廣昭表示,魚種體長縮水,既是大魚被抓光只剩小魚,也代表魚種的性成熟體長在縮水,應與漁業過度捕撈有關係;性成熟體長縮水,會直接造成漁業捕撈的經濟損失。

綠色和平去年3月曾發布6種臺灣漁市場常見魚種體型過小的調查,但調查範圍、樣本偏少,因此自去年3月至今年1月間再與何宣慶合作,在宜蘭大溪、南方澳,高雄前鎮、蚵仔寮,屏東東港、澎湖馬公等六大漁港拍賣市場,以攝影影像測量魚體長度,總計收集到逾3萬筆有效數據。何宣慶表示,這是國內首次大規模魚類體長調查。

綠色和平今日發布40種臺灣漁市場常見魚種體長調查。(攝影/游昇俯)

魚類體長以攝影影像測量,圖中魚種為紅甘,黃、藍方塊為比例尺。(圖片提供/綠色和平)

Lm50是指調查單一魚種累積性成熟個體數量達50%時的體長。何宣慶指出,捕撈漁獲本有大有小,因此以國際公認標準Lm50雌性性成熟體長做為比較基準,雌性個體體型一般會稍大,因此對此調查而言會稍微嚴苛一些;調查比較使用的Lm50數據採用臺灣、最新的研究為主,臺灣若沒資料,再借用韓國、日本已發表資料;這次調查實際累積近100種魚種、幾十萬筆資料,篩選採用其中有效資料基礎的40種魚種、逾3萬筆資料。

調查結果,40種魚種中,有24種魚類過半樣本未達Lm50體長,15種魚未達Lm50的比例則超過8成;其中銀雞魚Lm50體長47.7公分,這次調查平均僅22.9公分,縮水52%;另外包括杜氏鰤(紅甘、紅甘鰺)、星雞魚、白鯧、銀紋笛鯛等魚種,也分別縮水38.5%、38.4%、36.4%、29.8%。

調查魚種樣本體長統計與成熟體長總表

單位:公分/製表:綠色和平

編號 魚種名稱 Lm 50 最小值 平均值 小於成熟體長
個體比例(%)
1 銀雞魚 47.7 11.8 22.9 99.85
2 星雞魚 47.7 11.5 29.4 98.83
3 杜氏鰤、紅甘、紅甘鰺 95.3 26.2 58.6 98.6
4 星鱠 33 18.9 27.1 97.03
5 白腹鯖、鯖魚 32.3 11.1 23.8 95.82
6 白鯧 22.5 8.2 14.3 93.35
7 黑口、黑喉、黑加網 31 5.3 23.4 92.2
8 青石斑 26 10.7 21.6 87.67
9 白帶 26.8 4.3 20.3 87.25
10 石狗公 26 9.4 21.6 87.18
11 瓜仔(臀鰭有白緣) 24.7 8.8 21.7 86.62
12 紅喉、紅鱸、紅加網 29.6 14.5 24.4 86.19
13 瓜仔(臀鰭無白緣) 24.7 11.6 19.1 84.16
14 花斑蛇鯔、狗母 30.8 8.4 23.7 82.85
15 銀紋笛鯛 53.1 22.8 37.3 80
16 馬頭、方頭魚 30.2 10.3 26.5 76.81
17 日本竹筴魚、硬尾仔、巴攏 26.6 8 23.3 75.45
18 金線魚 18.3 5.9 16.9 72.46
19 青嘴龍占魚 35 12.8 31.7 69.55
20 三角仔、短棘鰏 16.2 8.4 15.3 68.81
21 日本的鯛、印章魚、多利魚 23.1 11.2 22.3 63.42
22 烏鯧 26.8 7.4 26.2 60.24
23 盤仔、紅鋤齒鯛、魬鯛 16.6 5.3 16.6 54.78
24 藍圓鰺、四破、硬尾仔、巴攏 20.8 8 20.8 53
25 烏尾冬 20.1 10.9 20.3 43.28
26 嘉鱲、真鯛 28 21.6 34.7 40.54
27 曳絲鑽嘴魚、哇米仔、歪米 15.4 5.5 16.4 36.5
28 赤鯮、黄背牙鯛 15.5 5.3 18.1 29.44
29 花腹鯖 32.3 19.5 34.6 28.57
30 火斑笛鯛、紅雞仔、赤筆仔、黑點 18.7 9.9 21.5 27.17
31 黃尾金梭魚、尖梭 28 6.5 31.1 25.6
32 密點少棘胡椒鯛、雞仔魚、加志 31.8 12.3 45.2 23.47
33 刺鯧、肉魚、肉鯽仔 15.3 7.7 16.7 17.71
34 台灣棘鯛、台灣黑鯛、烏格、黑格 20.2 17.1 28 12.73
35 吉打副葉鰺、甘仔魚 14.9 10 21.2 12.64
36 沙梭、沙腸仔 13 8.9 16.3 10.31
37 藍豬齒魚、四齒仔、西齒 19 14.2 26.7 5.29
38 花身鯻、花身雞魚、花身仔 14.8 9.7 18.6 4.07
39 無斑圓鰺、赤尾、巴攏 17.2 19.1 44.6 0
40 褐籃子魚、臭肚魚、象魚 11.5 11.7 20.3 0

調查銀雞魚體長相較Lm50體長大幅縮水。(圖片提供/綠色和平)

何宣慶表示,過度捕撈會造成所謂「基因(族群)瓶頸效應」,正常情況下大魚孕卵數高、品質好,下一代品質較佳、存活率高,但當大魚被抓走後,很多中小型的魚會讓自己性成熟,才能趕快產卵、維持族群數量;若剩下產卵的魚都是中小型魚,體型大的基因就會消失,最後魚種就會慢慢小型化。

何宣慶指出,這次調查發現臺灣過去研究魚種Lm50數據缺少可10年、20年相互對比的豐富資料,唯一有比較豐富資料的是「肉鯽仔(刺鯧)」,因此他也呼籲漁業署、水試所等公家機關,著手建立這類基礎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