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木屐寮滯洪生態園區 森林碳匯專案全國首註冊:水利署四河分署整治東埔蚋溪 造林創造多重價值

竹山木屐寮滯洪生態園區。

竹山木屐寮滯洪生態園區。

撰文/梁鴻彬 圖片提供/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

2019年環境部通過國內第一個「自然碳匯」方法學「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後,由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搶到頭香,率先成功註冊「東埔蚋溪綠美化場地(2022)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東埔蚋溪為濁水溪支流,主要流經南投縣竹山鎮、鹿谷鄉,第四河川分署於竹山交流道旁的東埔蚋木屐寮滯洪生態園區,種下5,500株樹苗,預計可得到1,008.63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碳匯。

竹山鎮東埔蚋木屐寮滯洪生態園區鄰近濁水溪匯流處,第四河川分署長李友平表示,當地盛產山黃麻,就是製作木屐的材料,原為木屐寮聚落,在2001年桃芝風災後滅失,「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規劃為滯洪空間,也是為了因應氣候變遷,颱風來時把地讓給水」。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方法學,是透過植栽及撫育林木增加碳匯,需要面積大於0.5公頃,且年平均移除量小於16,000噸二氧化碳當量的造林,土地造林前不能是森林地,東埔蚋溪專案符合相關條件。

四河分署署長李友平(左一)與竹山鎮長陳東睦(右二)一同在滯洪園區中植樹。
四河分署署長李友平(左一)與竹山鎮長陳東睦(右二)一同在滯洪園區中植樹。

東埔蚋溪在19世紀末曾歷經4次河道變遷,原水路變為山黃麻叢生的新生地,竹山居民就近在溪埔地設置工寮做木屐。桃芝風災後,水利署徵收村落及河道內私有地,退縮堤防增大河道通洪斷面,並將原木屐寮在內22公頃土地規劃為滯洪生態園區,保留舊堤防同時設置超過25年洪水頻率,可溢流的入口堰及出口堰,以儲留土砂及洪水、調節洪峰時間。除了還地於河,園區還進行生態環境景觀規劃,保留部分村落植物區,結合社區總體營造,創造生態教育園地。

原生樹種適地適種 留意撫育管理才能守住碳匯

東埔蚋溪專案在滯洪園區「集會休憩廣場」一帶約2.25公頃土地植樹,「種樹下去會有負碳就是固碳。」李友平指出,因園區內長年不使用除草劑等化學農藥,亦無光害影響,主要為草地及灌木型態,符合場地「非森林地」的要求。而種樹所需原生種苗木,皆由農業部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無償提供,包括光臘樹、相思樹、楓香各1,500株,以及樟樹1,000株,總計5,500株。

經估算,這些樹種每年每株二氧化碳固定量在5.6至12.7公斤之間,以相思樹為最高,但造林成活率難以達到百分之百,自2022年3月栽植至今,有部分樹苗生長不理想,若成活率70%,原先預估1千噸二氧化碳當量碳匯,在審查後可能減為7百噸。李友平說,「審查過程很嚴謹,但減碳淨零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也希望踏出第一步取得經驗。」

過去木屐寮土地改為滯洪生態園區,結合社區團體經營植林專案,具在地歷史意義。

治水人跨行做綠手指,李友平坦言,隔行如隔山,自己種樹是外行,林業保育署提供樹苗也提供專業建議,樹種的選擇首要考慮在地性,適地適種,也要留意種植密度和根系繁衍。

李友平說,向環境部申請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註冊,需先經過基線調查、專案計畫書撰寫、第三方確證等程序;經過不斷修正計畫內容,目前已走完第三方確證,仍待環境部審查,或能成為國內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取得碳權的首例。

以一公頃一年吸存量估算。
資料來源:〈全民造林運動二氧化碳吸存潛力之經濟效益評估〉,《台灣林業科學》17卷第3期。
整理/吳秉容 製圖/林佳瑩 設計/陳怡蒨

在地團體協助樹苗養護、量測 台積電也想合作種樹

所謂「基線調查」強調外加性,一定要是空地,李友平解釋,「不是原先有樹砍掉重種。」從基線起算的碳匯增加,要經過計算和驗證,這是成案最大關鍵,舉證種的樹有多少碳,還要經過被認證過的第三方認證機構查驗,「我們是請『臺灣衛理』(BV)公司進行查驗,這部分還花了不少費用」。

另外,樹種下去需要定期的看顧養護,尤其減碳計畫更鼓勵在地的非營利組織參與,因長期與東埔蚋溪環境生態保護協會合作,平常協會就負責園區內的生態調查、保育維護及教育推廣工作,後續照顧樹苗的責任,也由協會擔當認養。

協會總幹事林麗娟表示,在種下樹木之後,維持不用農藥只用有機肥的原則,協會人員平常還要定期觀察樹種生長狀況,測量記錄樹高及枝幹寬度,這些都是固碳量的依據,剛種下原本大約70公分的樹苗,現在都高了一倍,長到150公分左右,甚至有些長勢較好的樟樹和相思樹還長到200公分。

李友平說,臺灣的人均碳排放量全球排名第19位,政府去年公布了《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臺灣許多高碳排的企業,經過碳盤查的碳足跡無所遁形,將須繳納碳費,而國際間貿易,歐盟已在試行碳關稅,過多碳排的商品,將被課徵高額費用,淨零已是不可逆趨勢,「台積電最近也在跟我們談,想一起合作種樹。」

水利署舉辦內部教育訓練,於木屐寮生態園區實地觀摩植林專案,邀請臺灣大學森林環資系副教授江博能解說碳匯計算。
水利署舉辦內部教育訓練,於木屐寮生態園區實地觀摩植林專案,邀請臺灣大學森林環資系副教授江博能解說碳匯計算。

減碳本身就是目的 水利署盼水利工程邁向碳中和

水利署在淨零碳排的努力,除了種樹之外,也推動水利工程減碳作業,朝向綠色材料、綠色工法、綠色環境,進行小水力發電等綠能、節能措施。

「減碳本身就是目的,希望把節能減碳放進河川整治及水土保持的整個流程中,如少用鋼筋水泥等。」李友平指出,「公部門帶頭進行減碳,並申請註冊專案獲得碳匯,並不是以抵換額度交易為目的,我們期許將來在部門內,就可以達到碳中和、零碳排!」

曾協助東浦蚋溪專案的林業試驗所主任秘書林俊成表示,目前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已有5案送至環境部審查,水利署在東浦蚋溪專案外尚有另外2個專案,以及臺中市政府和中華紙漿公司各1案。淨零排放無非增匯減碳,國內要進行碳匯評估、申請註冊碳權的事業,勢必會提出愈來愈多相關專案,東埔蚋溪專案的案例,值得林業經營、水土保持及農田水利等業務單位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