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蝸牛、養家也養部落 世展會「白玉蝸牛計畫」盼改善原鄉生活

以醬汁白玉蝸牛(白螺肉)罐頭所完成的料理。(攝影/吳尚鴻)

以醬汁白玉蝸牛(白螺肉)罐頭所完成的料理。(攝影/吳尚鴻)

內容提供/台灣世界展望會 撰文/謝育彤、蘇姸希 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編輯/洪與成、陳大中

透明的觸角在空中緩慢移動,一隻隻奶白色的蝸牛準備「越獄」——在綠色網紗層層包覆的棚架上一點一點向上,好不容易翻過棚架後唰地往下掉,又被一顆顆撿起,輕輕拋回田裡的地瓜葉間。在宜蘭縣的原鄉南澳,有個台灣世界展望會(以下稱世展會)東區家庭培力部門發起的社區產業培力計畫,以「白玉蝸牛」養殖為主軸,期待成員在養殖過程中不只收穫利潤、幫助家庭經濟,更重建並提升生活信心、促進家庭與部落關係。

「陸上鮑魚」平民化 望在南澳扎根產業鏈

白玉蝸牛有「陸上鮑魚」美譽,因其肉色雪白如玉而得名,其肉質也比常見的非洲大蝸牛鮮嫩,是許多法式餐廳的高檔食材。蝸牛是陸生螺,白玉蝸牛蛋白質豐富、低脂低膽固醇,營養價值相當高,吸引部分臺灣業者嘗試開發平民化的白玉蝸牛料理,盼讓更多人品嘗這道佳餚,或結合當地農業發展觀光。目前臺東地區有不少飼養白玉蝸牛的業者,當中有部分就是世展會的專案,除供應國內需求,也能做到外銷,藉此協助受扶助戶脫貧。

「我們想把白玉蝸牛發展成一個產業,改善原鄉地區缺乏工作機會、經濟狀況差導致部落人口外流、家庭失能的弱勢情況。」南澳專案負責社工鐘正志表示,「部落不一定要走生態旅遊,年輕人知道留在部落可以做什麼、可以養活自己,就會留下來。」如果產業成熟、多元化,二級加工到三級建立品牌、觀光都可以相互連結,建立完整產業鏈,帶動原鄉地區發展,讓整個社群共享成果。

南澳白玉蝸牛產業培力計畫負責人鐘正志。(圖片來源/鐘正志)
南澳白玉蝸牛產業培力計畫負責社工鐘正志。(圖片提供/鐘正志)

選擇白玉蝸牛,既是來自其他專案的啟發,也考量當地產業需求和自然環境。「其實一開始是看到臺東那邊(世展會其他專案)在養白玉蝸牛,那我們這邊有在種椴木香菇嘛,但它不是一整年都可以收成,所以我當時就在找一個可以填補那個空缺的農畜產。」鐘正志說。加上南澳天氣濕涼,剛好適合白玉蝸牛生長,技術門檻也不高,比起當地過去種生薑更友善環境,有助生態永續。

選定白玉蝸牛產業後,鐘正志以過去任職半導體產業的經驗,透過「六倍標準差」(即界定、衡量、分析、改善、控制的循環)確認最適合白玉蝸牛生長的環境溫度、濕度、坡度,再據此設計棚架,讓養殖成效最大化。最後,他將這些經驗數據化、模組化,用簡化過的SOP讓成員相對輕鬆地掌握技術,希望經過培力計畫後,能夠獨立自主地帶著新技能生活。

白玉蝸牛製成兩種風味的罐頭產品,可以直接食用或再進一步炒、煮成料理。蝸牛是陸生螺,因此罐頭標示為「白螺肉」。(攝影/吳尚鴻)

凝聚地方網路也開拓視野 蝸牛產業牽動新氣象

白玉蝸牛專案開跑後,開始有南澳居民陸續投入,有人與家人親友一同飼養,更有蝸農動員人際網絡一同投入。例如武塔部落長老周忠義,就使用教會牧師的田地養蝸牛,與教會成員們輪班照顧。「雖然一開始很緊張、怕養不好,但不辛苦,有事沒事來巡一下就好。」周忠義說,一邊靦腆地微笑,表示小女兒偶爾會陪他一起來,兩人有了共同話題和相處時間,變得更親近;一旁的教會友人也說,「大家一起照顧這些蝸牛,是想賺錢蓋個新教堂。我們有共同的投入和目標,感情和凝聚力都變得更好,大家都做得很開心。」

武塔部落周忠義長老(右)和計畫負責社工鐘正志(左)。 (攝/黃千玳)
武塔部落周忠義長老(右)和鐘正志(左)認為蝸牛養殖業可以帶動發展,讓部落有更多元的產業與情感連結。 (攝影/黃千玳)

對於蝸農郭金郎而言,養殖白玉蝸牛既是自食其力,也是為迎接下一代返鄉團聚的經濟基礎做準備。住在金岳部落的郭金郎有「蝸牛爺爺」的稱號,他與孫子女同住,兒子則到外地工作,選擇在本職工作之餘養殖白玉蝸牛,是希望向後代展現自力更生的底氣。郭金郎時常拿著一本筆記簿,裡面記錄著鐘正志提到的蝸牛養殖知識,他期待未來有一天白玉蝸牛可以發展為穩定的產業,讓兒子可以返鄉投入這份工作,一家人齊聚一屋。

金洋部落的「蝸牛媽媽」江美蓮、江美惠,是南澳地區第一個投入白玉蝸牛養殖專案的成員。作為「先行者」的她們,似乎也養出心得,她們的蝸牛不只飽滿多肉,還做到大小一致,省去採收時揀選的麻煩;力求品質穩定之外,她們也發展更簡易的養殖方法,並無私地分享給其他展望會服務家庭,甚至離開部落到其他地方分享她們的故事,「我們的眼界打開了,心胸也變得寬廣,更為自己感到自豪。」

白玉蝸牛專案的現實和挑戰

「白玉蝸牛」計畫雖有理想,也讓參與成員獲得經濟收入與成就感,但總免不了變數和挫折。以江美蓮、江美惠的經驗來說,她們曾遇過提供蝸牛苗的上游廠商未如期交付約定數量、收購商以不實話術壓低價格、利潤不如預期等挑戰,加上部落和家庭中的保守氛圍,讓她們決定在專案進行兩年後按下暫停鍵,「我們是做得很開心,但沒有辦法,還是要考慮現實(經濟問題)。」

金洋部落的「蝸牛媽媽」江美惠(左)、江美蓮(右)。(攝/謝育彤)
金洋部落「蝸牛媽媽」江美惠(左)和江美蓮(右)在養殖已有所成,商業上的挫折仍使他們決定暫停。(攝影/謝育彤)

對於江美蓮、江美惠未能繼續投入專案,鐘正志指出,「其實養殖的面積只要足夠大,是可以達到她們希望的獲利;但本身經濟狀況就相對困難,加上產業的變數,讓她們不敢投入更多。」

他也期待接案者不只侷限於短期必須投入的人力和時間成本,可以多一點耐心,「其實我不以經濟目標為最主要的目的,我更重視的是導入並恢復他們生活正確積極的態度」。鐘正志也在展望會的據點設置簡單的店面,取名「Sinramat」(即泰雅語中的「思念」,亦諧音華語「齊來買」),作為孩子舉辦活動和學習技能的空間,以訓練代救濟,用其他方式讓專案預期的社會作用得以發揮。

白玉蝸牛可當作「章魚燒」內餡,相當有咬勁。

輕鬆料理享受美味!白玉蝸牛美味不可怕

蝸牛是陸生螺,所謂蝸牛料理也就是螺肉料理,因此白玉蝸牛可以適用任何螺肉烹調方法,在高級料理外也可用於家常菜;世展會還開發以白玉蝸牛作為內餡原料的「章魚燒」,期待藉由擴展應用方式、打開市場,讓產業鏈更加健全。

以醬油、薑蔥蒜調味,就是一道美味的家常蝸牛料理。

本文作者於臺大生傳系在學期間,透過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大專院校農村實踐共創計畫」接觸南澳地區白玉蝸牛計畫,進而寫成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