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遠洋漁業「質」感提升:突破產業三大挑戰 航向穩健永續

農業部漁業署署長 張致盛 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博士,曾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場長、輔導處處長、科技處處長、主任秘書、漁業署代理署長。

農業部漁業署署長 張致盛 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博士,曾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場長、輔導處處長、科技處處長、主任秘書、漁業署代理署長。

口述/張致盛 採訪/余麗姿 撰文/段佩妤 攝影/吳尚鴻

我國2022年,臺灣遠洋漁業年產量約48萬噸,年產值約355億元,各占漁業總體的54%與43%。遠洋產業的生產力,不僅止於漁獲量的產量與產值,還包括上下游及周邊產業,包含銷售通路業、漁產品加工業、冷凍倉儲業、船舶修造業、漁網漁具業及漁用物資補給製造業等,整體產值估計超過千億元。

除了經濟價值,遠洋漁業對於國內消費人口來說,更是重要的糧食產業。近年,遠洋漁業年產量約50萬噸,加上國內沿近海、養殖漁業約40幾萬噸,整體漁業年產量約80萬至100萬噸,超過國內約65萬噸的需求量。可見不論是經濟生產或保障糧食安全、提升自給率,遠洋漁業都是我國相當重要的產業。

全球前三的漁獲實力 維持現有作業能量即永續發展

1970年代開始,因為沿近海漁業資源減少,政府開始積極發展遠洋漁業;1987年農委會(現農業部)研訂「漁業發展方案」,確立遠洋漁業的發展目標,生產量快速增加,在業者與政府共同努力之下,奠定臺灣在公海漁業的產業發展。

我國船隊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都有作業,目前總船數1,076艘,其中船數最多的是鮪延繩釣948艘,主要在太平洋及印度洋進行作業;魷秋漁船100艘,上半年在福克蘭群島抓魷魚,下半年在西北太平洋抓秋刀魚;圍網漁船28艘,主要在南太平洋捕鰹鮪魚。臺灣遠洋漁業世界名列前茅,「根據2021年數據統計,臺灣秋刀魚漁獲量全球第一;鰹鮪魚漁獲量全球第二;魷魚漁獲量全球第三。」不論是船隊數量或作業能量都具備一定規模,我國遠洋漁業在全球漁業擁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力。目前,全世界大部分海域都有不同的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RFMOs),針對各管轄海域訂定相關養護與管理措施,比如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美洲熱帶鮪魚委員會(IATTC)等。積極參與國際漁業管理組織的目的,不僅是因應全球與環境趨勢,也是為了爭取該海域的漁獲配額,進而分配給我國的作業漁船。

漁獲總配額的制定是參考往年的捕獲實績,再根據漁業資源進行調整,也就是說配額的多寡,是由長期以來的漁獲能力所奠定的基礎。正因如此,維持現有作業能量是遠洋漁業永續發展的關鍵,如果作業能量降低、漁獲量隨之減少,未來所擁有的配額將會越來越少。

2020年遠洋漁業整體漁獲量下降,應是受到該年聖嬰現象影響,導致漁場轉移及分散。(資料來源/漁業署統計年報;製表/陳怡蒨)

遠洋漁業三大挑戰 國際規範、漁工勞權、海洋資源限縮

我國在2015年遭歐盟列入打擊IUU(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非法、未報告及不受規範)漁業不合作國家警告(黃牌)名單後,歷經「法律架構」、「監控、控制及偵查(MCS)」、「水產品可追溯性」及「國際合作」等四個面向的努力改進與諮商,才在2019年自歐盟打擊IUU漁業黃牌名單移除。符合國際組織的規範,是我國遠洋漁業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因為過去在公海作業,比較沒有海洋資源養護、生物多樣性的觀念,造成對其他海洋生物的干擾與誤捕。現在,遵循海洋資源保護規範、提升養護意識,是整體產業必須要與時俱進的。

持續與國際接軌,提升海洋資源養護意識,是臺灣遠洋漁業永續發展的方向。
持續與國際接軌,提升海洋資源養護意識,是臺灣遠洋漁業永續發展的方向。

除了漁業資源的管理,現在也相當重視漁工勞權的保障,對於漁船作業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臺灣遠洋漁業仰賴外籍漁工,我們1千多艘的遠洋漁船,聘雇2萬多名的外籍漁工,其中印尼籍船員約占六成多,菲律賓籍船員占三成,也有來自越南、緬甸等國家的船員。因此,在文化、語言的溝通或誤解,容易讓外界認為漁工權益受到損害,這是臺灣遠洋漁業在勞動環境面臨的問題,也是必須克服的第二個挑戰。

(資料來源/漁業署統計年報;重製/陳怡蒨)
2022年行政院通過「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致力於提升漁工勞動環境。(圖片提供/漁業推廣月刊)
2022年行政院通過「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致力於提升漁工勞動環境。(圖片提供/漁業推廣月刊)
漁業署重視海上作業安全,2022年推行充氣式救生衣,保障漁工在甲板上的安全。2024年開始將加裝個人應急指位無線電示標,落海時,有助於鎖定位置、進行搜救與援助。目前僅有英國與臺灣推行裝設,加強海上從業人員的保障。
漁業署重視海上作業安全,2022年推行充氣式救生衣,保障漁工在甲板上的安全。2024年開始將加裝個人應急指位無線電示標,落海時,有助於鎖定位置、進行搜救與援助。目前僅有英國與臺灣推行裝設,加強海上從業人員的保障。
2020年12月,漁業署前往八斗子外海實測充氣式救生衣,寒冬中,張致盛署長率先跳海測試救生衣效能。(圖片提供/農業部漁業署)
2020年12月,漁業署前往八斗子外海實測充氣式救生衣,寒冬中,張致盛署長率先跳海測試救生衣效能。(圖片提供/農業部漁業署)

至於第三個挑戰,就是整體產業的共同問題。海洋資源越來越少,在遵循國際規範之下,漁業管理組織分給臺灣的配額,勢必會隨著海洋資源的枯竭而有減少,國內也勢必要隨之調整。比如說,作業船數就沒辦法那麼多,船數多,每一艘船的配額就會減少,不符合整體作業的效益,長期下來,就會影響業者的生存。

掌握優勢穩健發展 打造更精鍊的漁產業

因應國際趨勢與各種挑戰,整體產業必須要做出改變。首先,我們自2002年執行觀察員計畫,並配合國際漁業組織規定,持續招聘觀察員,達成觀察員涵蓋率要求。近年來,也開始要求船上裝設CCTV閉路監視器,透過留存影像紀錄,達成資訊的可追溯與透明化,不論是在漁獲監管或勞動人權糾紛的釐清上都有幫助。國際組織與部分NGO團體也相當肯定臺灣所做的努力。

針對漁獲配額的變動,我們的目標是在維持現有漁撈機會的前提下,進行減船計畫。目前已經實施小船減船計畫,以1公噸6萬元進行收購,除了減少作業船隻,也希望淘汰早期所興建居住空間較狹小、設施不夠完善的舊船型。減船計畫是對於整體產業「質」的提升,將作業能量集中,改善整體作業環境,兼顧漁工勞權的保障。未來,臺灣遠洋漁業不再是追求產量的成長,而是整體產業的轉型與精鍊,朝向穩健永續的方向發展。

(資料提供/農業部漁業署;製表/陳怡蒨)
(資料提供/農業部漁業署;製表/陳怡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