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間逾4%近千歲巨木死亡 「找樹的人」:巨木的碳匯重要性無法取代

「找樹的人」團隊以光達資料篩揀全臺樹高65公尺以上巨木共941株。(圖片提供/「找樹的人」)

今年初尋獲臺灣最高巨木「倚天劍」的「找樹的人」團隊,日昨舉辦今年度成果發表會,除了分享「倚天劍」尋找歷程,團隊也比較國內現有2012及2021年兩批空載光達資料,發現在已檢視632株巨木中,十年來共傾倒23株、枯木3株,死亡率竟超過4%。「找樹的人」巨木地圖計畫主持人徐嘉君表示,巨木十年可長高30公分,長高速度或許沒有小樹快,但其增長一點高度累積的碳匯卻可能是小樹得花上20年才能達到的量,重要性無法取代。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成功大學組成「找樹的人」團隊致力尋找臺灣最高巨木,今年初春節期間,確認光達(LIDAR)資料編號「55214」臺灣杉巨木樹高84.1公尺,為臺灣第一高樹。「找樹的人」尋找巨木是利用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前身「中央地質調查所」)及內政部地政司調查全臺光達資料,並透過公民參與辨識,才篩揀出樹高65公尺以上巨木共941株。

「找樹的人」團隊迄今尋獲樹高最高的臺灣八大巨木-1。(圖片提供/「找樹的人」)

「找樹的人」團隊迄今尋獲樹高最高的臺灣八大巨木-2。(圖片提供/「找樹的人」)

負責分析光達資料的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教授王驥魁表示,941株巨木至今檢視632株、約占3分之2,比對十年間兩批光達數據可發現有的樹長高、有的變矮,樹木變矮可能是因測量時風吹樹搖或雷射未打到樹頂,使得樹高看似減少所致,但大部分巨木都在長高,在這十年間平均長高了23公分。

此外,對比兩批光達資料,可發現現今巨木狀態倒木占23株、枯木3株,死亡率約占4.1%,且倒木多數位於棲蘭山區、有16株。王驥魁說,若十年來死亡率為4%,可以推測經過25個周期、亦即250年後這些巨木將全部死光,「死亡率比我想像來得高」。

臺灣多地震、颱風,地形侵蝕速率快,是巨木難以長久存活的原因。圖非當事巨木。(圖片提供/「找樹的人」)

經濟部地礦中心應用地質組技正謝有忠解析臺灣巨木分布地形及地質環境指出,巨木多分布在海拔1,700至2,000公尺,位處地層岩性為板岩及片岩;大部分位於坡腹、河道、緩起伏、次盆地等地形,可能與山頭風大,坡腹有水源、日照有關,且多位於西面坡,可能因此躲避颱風;26株死亡巨木則分布於野溪或坡面蝕溝、山崩、河岸侵蝕等地形。

徐嘉君指出,樹高65公尺以上巨木估算樹齡約1千歲,曾與「找樹的人」合作拍攝「臺灣杉三姊妹」、「桃山神木」等身照的澳洲團隊The tree project曾研究塔斯馬尼亞島森林,計算巨木碳匯,發現森林的碳匯有60%儲存在前二十大的巨木,大樹對碳匯的重要性是小樹無法取代的。她說,過去林業以為小樹長得快、大樹砍掉沒關係,但其實大樹長一點點高度可能小樹得生長20年才能達到同樣的容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