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尋找光明」 祝山車站建築師許育嘉憶青少年首場雪景 盼新站成旅行新聖地

「祝山車站改建工程」建築師許育嘉期盼讓新車站成為全球旅客一生必須朝聖一次的聖地。(圖片提供/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追阿里山日出終點站、臺灣最高火車站祝山車站日前重新啟用,車站的「α」流線造型具有現代美感又不違和地景,且兼顧生態永續,讓不少人為之驚艷。但在這俐落的姿態下,車站改建從規劃到完成實際投注了12年的光陰,建築師許育嘉說,他是嘉義人,青少年時在祝山車站看到人生第一場雪,因此對此建案懷抱著使命感;新站融合原住民族鄒族男子集會所「庫巴」的意象,希望讓前來看日出、「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具有儀式感,成為旅客一生必須朝聖一次的聖地。

「祝山車站改建工程」今(1)日獲頒「第23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建築類特優獎項。歷經12年改建,前9年規劃設計、後3年施工,中間歷經四度變更結構設計。祝山車站擁有全臺唯一的弦月造型月台,但因月臺間隙過去曾讓遊客受傷,最初設計有意拉直月臺,許育嘉表示,105年嘉義縣文化局認定弧形月臺為文化資產須予保留,並曾為配合國產材政策更改木構設計,繼而考量可作結構體使用的膠合木國內製程尚未成熟,最終才核定今日所見的鋼構包木的設計方案。

祝山車站擁有全臺唯一的弦月造型月台,但舊車站月臺間隙過去曾讓遊客受傷。(圖片提供/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許育嘉本身是嘉義人,他內心因此對祝山車站改建工程懷抱著使命感。(圖片提供/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祝山車站改建是將已開發、既有車站作重建,無須環境影響評估,但須進行生態檢核作業。在生態檢核團隊的建議下,新車站保留下舊站原有近120株植栽,包括樹齡逾400歲的紅檜;排水設施增設繩索等動物通道,有助小型動物逃生;調整LED照明的波長,降低對周圍生態的干擾,將生態友善理念一一落實。許育嘉說,全透明玻璃如無物,全反射玻璃如鏡面,因此車站無障礙電梯使用藍色半反射玻璃作帷幕,希望降低鳥類撞擊風險。

改建後的祝山車站也是國內第一個鑽石級綠建築高山車站,許育嘉指出,高山車站缺乏水源,因此月臺採筏式基礎設計,下方設置雨水回收池,一年中有9個月可靠回收雨水作遊客如廁沖洗用水,剩下3個月再使用車站原有的山泉水。

車站無障礙電梯使用藍色半反射玻璃作帷幕,可讓鳥類清楚識別建築,降低撞擊風險。(圖片提供/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攝影/蔡文淇)

全新的祝山車站讓人驚豔。(圖片提供/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許育嘉說,他本身是嘉義人,高中時自強活動到祝山車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遇見下雪,因此個人對此建案懷抱著一份特殊的情感,有份希望為嘉義完成一個代表作的使命感;他有建築專業,但可能對生態思考不夠周延,對於生態檢核委員提出的諸多建議,總願意一次次修改,盡可能融入設計,此建案對他來說也是一次寶貴的學習經驗。

但除了生態檢核的要求,因舊車站使用多年土層相對穩定,最初的設計中,他即有意識地為了減少山坡地擾動,決定保留既有樓梯、排水溝、坡嵌,以新打的微型樁作架高支撐,設計新階梯。

舊車站結構分作階梯與月臺兩段,新車站設計則順應山坡地形曲線,讓階梯與月臺連貫一氣構成帶狀的「α」型,月臺甚至有「二樓」的觀景臺設計。許育嘉說,觀景臺起初設計在火車進站一端,但日籍審查委員五十嵐先生建議顛倒「α」,將觀景臺改在月臺尾端,可更便利觀景臺上的遊客目迎火車進站,他一聽「有道理哦」,也願意吸收意見、更改設計。

舊祝山車站結構分作階梯與月臺兩段。(圖片提供/許育嘉)

定案的祝山車站將月臺二樓觀景臺設置在月臺尾端。(圖片提供/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攝影/蔡文淇)

「文化需要尋根,作(建築)設計常常也必須要尋根」,許育嘉表示,祝山車站現地原是原住民族鄒族傳統獵場,他尊重土地歷史,因此透過訪談部落耆老,調查鄒族文化,除了車站干欄式建築採擷鄒族聚會所「庫巴」的建築語彙,並大量採用鄒族文化圖騰,希望車站具有「庫巴」場域的神聖性。

許育嘉說,希望世界各地的人來到阿里山看日出「在黑暗中尋求光明」能契合「庫巴」場域提升的意象,讓祝山車站未來能成為全球旅客從都市轉換入山林、從塵囂轉換為寧靜、從黑暗轉換盡光明的重要節點,有如伊斯蘭教徒的麥加,一生必須來朝聖一次。

祝山車站改建11月20日重新啟用,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邀請鄒族長老高德生(左排首位)、特富野社頭目汪義福(左排第3位)、達邦社頭目汪啟德(左排第2位)等族人見證歷史時刻。(圖片提供/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許育嘉期望新祝山車站成為全球旅客從都市轉換入山林、從塵囂轉換為寧靜、從黑暗轉換進光明的新地標。(圖片提供/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攝影/吳明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