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電共生有利基 民間業者成立協會盼促進社會溝通

近期漁電共生議題因土地租用、生態疑慮引起廣泛討論,28日海洋科技跨校聯合論壇也針對綠能循環經濟,邀請學者分享以漁電共生、微藻應用為主題的研究。研究發現,漁電共生是否有利基要看養殖魚種,太陽能板的遮陰功效有利部分魚種生長,但須輔以更多的對養殖池管理工作;論壇外也有光電業者、學者與養殖戶成立「臺灣智慧漁光協會」,希望成為養殖戶、光電業者及學界的橋樑,以綠能資源帶動國內養殖漁業升級。

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陳哲俊說明,太陽能產業的困境在於土地需求高、需達到龐大的日照面積才有效益,國外多架設在無生產力的區域,國內則可利用部分不要求日照時數漁種的魚塭,利用架設太陽能板營造的設施化養殖環境,提高水質管理與疫病防治的效能。

目前光電設施與養殖漁業結合有幾種方式,一為水面型的太陽能設施、二是立柱式、直接以太陽能板為養殖池屋頂,另外則是室內養殖池頂附設太陽能板。在水面型設施部分,陳哲俊在106、107年以浮筏式水面設施模擬太陽能板遮蔽40%的水面積,針對吳郭魚、鱸魚、虱目魚和白蝦進行養殖試驗;研究發現,影響最大的是溶氧量和溫度,溶氧量可藉由水車等設施突破,因遮陰可降低池內溫度有利於魚群生長。不過,採用水面型的光電設施,在管理上則需克服漁獲採收、魚塭養護作業,以及清除浮筒上附著生物等問題;而在仰賴濾食池內藻、菌的貝類養殖上,太陽能板若完全遮蔽池面會不利於藻類行光合作用,影響貝類生長。

陳哲俊認為,不管是立柱式或是養殖池頂附加太陽能板,均有助於養殖場夏日隔熱、冬季保溫,能協助調節養殖生產時間、提高產能,因此,在太陽能板下的單位面積生產量,要達到農委會規定70%以上的目標不是難事,國內也有業者看到設施成效,今年要再投資第二場。

不過,因國內養殖戶多習慣操作大面積池塘,初期設施化要投入的成本較高,連帶影響養殖戶投入的意願;另外,部分養殖戶對於太陽能裝置可能帶來的污染問題也有疑慮,因此陳哲俊表示,今年會繼續與國內幾間裝設太陽能板的養殖戶合作,收集池內數據,並建立光電設施下不同放養物種的飼養建議,讓養殖戶有參考的依據。

「臺灣智慧漁光協會」創始成員、黃姓養殖業者表示,近年氣候變遷的挑戰讓養殖漁業經營變得更不容易,但部分養殖戶的經營規模並沒有足以將設施升級的資本,因此若能藉由綠能產業的資金挹注,提升設施與管理效能,對養殖漁業和綠能發展會是雙贏的局面,但現階段因爲對綠能業者沒有一致的要求與規範,導致有心經營的業者被排拒在外、養殖戶和環境保育人士對綠能產業也有些誤會,因此希望協會能成為兩方橋樑,協助溝通,讓養殖漁業以綠能為基礎穩健發展、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