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植物園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都會型植物園,民眾夜間行走有照明的需求,但非自然規律性的光源卻可能干擾植物、昆蟲的生理周期,造成傷害。主管的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與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今年合作「臺北植物園植光計畫」,改善植物園從和平西路口至博愛路總長435公尺的步道光環境,降低照明對植物、昆蟲生理的干擾,也更友善行人視覺。「植光步道」今(31)日啟用。
占地8.2公頃,位於臺北市中正區的臺北植物園保存超過2千種植物,更因多樣化的植物涵養了無數種類的昆蟲,為了避免燈光照明對園區動植物造成傷害,林試所2016年已將早期園區與植物等高的路燈、公園燈照明,全面汰換成矮燈,降低對動植物的影響。
林試所植物園組副研究員范素瑋表示,夜間燈光可能讓植物繼續光合作用,造成花期紊亂,或是因此無法產生某些酵素,使植株持續耗損,昆蟲受到燈光吸引會改變自然行為,許多授粉昆蟲行為的改變又會間接影響到植物;因臺北植物園2016年改善園區照明引起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注意,進而有今年的合作機會,共同改善園區435公尺長中心步道的照明。
「植光計畫」新式照明使用45公分及65公分兩種高度的燈具,調整光照角度避免影響植物生理;因昆蟲的可見光譜多介於300至600nm之間,容易受紫外光及短波長的可見光吸引,燈具也挑選580nm以上波長及低色溫2700k以下或琥珀色為主的燈泡,減輕夜間照明對昆蟲的影響。
范素瑋表示,早期植物園路燈式的照明既干擾植物生理,也吸引趨光性昆蟲撞擊,往往一夜過後,燈下就是一堆昆蟲屍體;臺北植物園2016年全面改為矮燈照明,使用熱度較低的市售LED投射燈,並挑選暖白色溫燈泡,已大幅減少對植物、昆蟲的影響,但矮化後的光源有凸亮過亮問題,與暗處差距大,人眼視覺容易不舒服。
人眼本具有調節視覺的能力,新式照明在步道兩端入口處採用光源較強、10瓦的燈光,順應人眼對光線的調適,隨著進入園區逐步降低燈光亮度,園區中心照明甚至只有1瓦多,改善後的夜間照明,讓人在漫步植物園時更有機會欣賞月光與星空。范素瑋說,新式照明有效減少明暗對比強烈對人眼視覺造成的不適,照明更柔和而連續,且相較過去使用燈泡瓦數有20瓦,新式照明燈泡瓦數較低,也較不耗能。
范素瑋指出,植光計畫照明設計師的理念認為照明是配角,照明的場景才是主角,要盡可能讓人不會意識到光源的存在,因此燈具採用褐色耐候鋼打造,顏色接近樹幹或土壤,讓燈具在白天也可以自然與園區植物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