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就是植物園」 蘭嶼高中復育「琉球暗羅」等33種紅皮書植物 保存文化兼保種

蘭嶼高中學生協助移植「琉球暗羅」。(圖片提供/陳淑貞)

臺灣現有的989種稀有植物裡,大約有140種存在蘭嶼島上,物種多樣性密度極高,但基於尊重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原住民自決,蘭嶼未受現有自然保育、土地保護法規管轄,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因此與在地蘭嶼高中合作建置「傳統生態校園及民族植物園」,以教育夥伴角色與在地居民合作保種,至今校園種植植物達67種,復育紅皮書植物即達33種,包含全球僅分布在蘭嶼及琉球波照間島的「琉球暗羅」。

「整座校園就是一座植物園!」蘭嶼高中民族植物園不只保育紅皮書名錄瀕危植物,也種植蘭嶼原住民族傳統即會利用的民族植物32種,藉由營造傳統部落生活環境,讓學生沉浸學習,既能保存蘭嶼民族植物,例如多種品系的芋頭,也因此保留下原住民傳統文化智慧。

方舟計畫結合大學、社區 受脅植物保種率22%大幅提升逾65%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曾希望在2020年前將全球受威脅植物75%以上完成「遷地保育」,臺灣全島超過5千種原生植物,其中登錄《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受脅植物989種,林試所從2019年起著手推動方舟計畫,除透過本島6座植物園作為保種基地,也與大專院校、社區部落合作保種,迄今已將受脅植物保種率從22%大幅提升逾65%,接近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際目標。

蘭嶼高中設置民族植物園,圖為校園裡的傳統石牆。(圖片提供/陳淑貞)

校園中馴化培苗的網室及園丁。(圖片提供/陳淑貞)

林試所植物園組組長董景生表示,方舟計畫希望能去中心化、分散保種,林試所協助蘭嶼高中規劃建置植物園、苗圃,將瀕危植物繁殖後送回原棲地;也與在地校工、家長成立對話平臺,讓居民可對栽培植物遇到問題獲得立即解答,植物科學家也能從在地耆老身上了解植物的原住民傳統用法,保留植物的傳統名字及用途,形成傳統生態知識。

復育紅皮書植物33種 蘭嶼是「琉球暗羅」全球唯二棲地

琉球暗羅是與釋迦一樣的番荔枝科物種,全世界只存在蘭嶼及琉球波照間島上,蘭嶼島上原本只剩幾十株,其幼苗會被羊取食,經媒體報導後也發生盜採情形,經由蘭嶼高中保種復育,現校園中約有100株。蘭嶼高中執行方舟計畫4年,以校園中的網室育苗、馴化物種,自去年起已陸續「出栽」種到校園各角落;迄今保存了紅皮書物種包括琉球暗羅、山檳榔、象牙木、蘭嶼野茉莉、蘭嶼秋海棠、蘭嶼肉桂、蘭嶼木薑子、腰果楠、蘭嶼椌木等33種。

「琉球暗羅」結果實的情形。(圖片提供/林試所)

蘭嶼野茉莉。(圖片提供/陳淑貞)

蘭嶼高中教師陳淑貞表示,部分稀有植物雖然不是原住民傳統中會採集利用的──例如琉球暗羅,只有某部落會利用作為飛魚架的替代性材料,因蘭嶼在當代已非封閉的環境,學校希望培育學生從全球性、科學的角度看待生活的土地,認識蘭嶼物種的特殊性及在全球生態的重要性,學生才會自然而然懂得愛護環境。

陳淑貞指出,傳統蘭嶼人食物來自森林、芋頭田及海洋,從小就要學習芋頭田及森林的經營,但現代學童在漢化的學校體制中學習,與傳統生活、土地、自然的連結疏遠,對自然生態愈來愈無感,飲食習慣也被改變,當芋頭田廢耕,許多蘭嶼獨有的芋頭品系可能便因此消失;因此蘭嶼高中嘗試在校園中重建原住民傳統生活場域,包括芋頭田、家屋、石牆、涼台、靠背石等,也把傳統利用的民族植物種進校園裡。

校園內設置傳統靠背石。(圖片提供/陳淑貞)

用果實吸引學童興趣 民族植物重建傳統生活場域

過去民族植物是蘭嶼人柴火、房屋或造船的材料,但在現代生活改用瓦斯、水泥房、機動船之下,這些民族植物已對學童沒有吸引力,因此校園內特別種植能夠結果的植物,如臺東龍眼、小葉桑、麵包樹等,讓果實吸引學童,知道特定季節可採果,引發興趣,再進而讓他們認識植物其他的用途。陳淑貞說,學生最喜歡吃小葉桑果實,蘭嶼秋海棠葉柄水分多、味酸,也是傳統孕婦或止渴會食用。

學生採食小葉桑果實。(圖片提供/陳淑貞)

蘭嶼秋海棠葉柄可食用。(圖片提供/陳淑貞)

「文化是從環境適應發展來的」,陳淑貞表示,蘭嶼多元的植物種類造就原住民製作「拼板舟」而非「獨木舟」,拼板舟用臺東龍眼做龍骨、麵包樹做側板,小葉桑做木釘;因學校鄰近墓地,校園內也種植傳統避邪植物「蘭嶼馬蹄花(蘭嶼山馬茶)」,栽培越橘葉蔓榕、馬尼拉芝作為地被植物鞏固石牆等,符合傳統生活應用方式。

學校並與在地耆老一同發展文化回應課程,讓祖母教女孩子辨識芋頭品系,讓祖父教男孩子漁獲分類及森林裡的工作。陳淑貞指出,蘭嶼人以自然農法種植芋頭,芋頭田也包含蘭嶼人的靈性生活,每年要「祝福」芋田兩次、不能在芋田旁吵架等;禁忌也認為吃田裡的青蛙皮膚會變醜、吃鱸鰻會缺水,細究可知應與保留青蛙可除害蟲、鱸鰻會鑽水路有關,祖先的自然觀察仍有生態科學上的根據。

出栽到校園的蘭嶼芋。(圖片提供/陳淑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