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耕作的香茅聞起來有甘蔗甜香?楓香的氣味類似土芭樂,製作的精油產品,使用起來像雲朵擦過臉?石薺薴的甜香可以比擬薰衣草?林業試驗所「香氣島讀‧行動蒸餾計畫」香氣採集成果出爐,包括採自新北坪林的楓香、宜蘭雙連埤的石薺薴,以及花蓮光復的香茅,三種取自當地的特色植物,以香氣訴說各自土地與人的故事。
林業試驗所2021年開啟行動蒸餾計畫,推廣以植物香氣重新認識臺灣。2022進一步與國內知名芳療業者肯園國際公司合作,成立「香氣島讀」團隊,以行動蒸餾車巡迴臺灣各地進行「香氣島讀‧行動蒸餾計畫」,透過設計採集與少量植物精油、純露製作的活動體驗,帶領社區工作坊與民眾,藉嗅覺感受當地植物的特有樣貌,進一步深層理解土地環境與臺灣的生態樣貌。
行動蒸餾最初是為了滿足偏遠山區,或者小面積精油生產的需求,藉由小貨車乘載精油蒸餾設備,高度機動前往各植物產地,在當地就可完成精油生產作業,減少植物運送成本。而在香氣島讀的團隊眼中,卻成為推廣以嗅覺重新認識臺灣的最好方式。
「民眾最常問的第一名,就是哪裡可以買?」身為計畫負責人,林試所助理研究員葉若鋆笑說。「其實我一直在強調的是,希望大家關注植物氣味。」每個人對氣味的感受來自成長的經驗記憶庫,她舉例自己的小孩不喝飲料,初次喝到蔓越莓汁時竟覺得像感冒糖漿。「我們會說楓香聞起來會有一種土芭樂的氣味,但年輕一點的人可能會問:土芭樂是什麼氣味?」
現代人太習慣合成的氣味,會失去對植物原本香氣的記憶,人與植物在這片土地上相處的故事也會消失。「很多人會誤以為香茅聞起來就是檸檬香或像防蚊液,但其實禾本科的關係,它其實聞起來會有類似甘蔗的甜味。」有鑑於嗅覺教育的不足,葉若鋆認為:「去年主要介紹大家什麼是行動蒸餾,今年則是強調,這是一個蒸餾行動,持續的行動。希望推廣大家去找到跟土地連結的氣味。」她提到法國普羅旺斯也是從採集野生的薰衣草開始蒸餾精油,經歷過驢子載運著銅製大槽蒸餾器具串連小農的歷程,而後慢慢的走向大面積栽培,或許在臺灣也有可能發生。
為了分享一年來的蒸餾行動成果,4月14日(五)至4月16日(日)連三日,林試所在臺北植物園博愛路大門廣場舉辦「行動蒸餾計畫回顧特展」,現場展示三種香氣採集成果與過程,讓民眾嗅香體驗,也於15、16兩日,以植物園採集的樟樹,現場演示植物材料蒸餾到收集精油、純露的過程,萃取植物園專屬氣味。
這次成果回顧,主要以去年在宜蘭、坪林與花蓮採集到的三種植物香氣,作為體驗重點。現場除了相關紀錄、照片的平面展覽,也輔以當地社區夥伴親身參與的故事影像。花蓮光復友善耕作的香茅,比起市面的印尼香茅,多了一種細緻柔和的感覺,細細嗅聞會隱約顯現同為禾本科熟悉的甘蔗甜味;進一步更發現,這款香茅精油搭配鄰近馬佛社區的陶珠,可用在肌肉按摩、護理,兩種不同在地特色產品結合,展現新的發展契機。
當坪林人提到北勢溪岸的那棵楓香老樹,就會想起長輩們過往在樹下向河對岸喊話交流的日常印象。以茶產業為主的新北坪林,擁有相當好的水源與植物環境,香氣島讀團隊就地採集校園常見的楓香,類似甘草與土芭樂的香氣,將老楓香的記憶繼續代代傳承。而在宜蘭雙連埤,石薺薴被當地居民稱作痱子草,用以煮水泡澡照顧皮膚;應用於皮膚修復的石薺薴精油,透過社區夥伴合作採集的體驗後,於當地展開石薺薴友善耕作的推廣,期待成果如薰衣草之於普羅旺斯。
葉若鋆為「香氣島讀・行動蒸餾計畫」建立臉書粉絲頁,讓民眾可以按照各自需求找到小農資訊,彼此交流。她也進一步表示,今年行動蒸餾車已開始進行技術轉移,有興趣的廠商或工作坊都可以主動洽詢林試所。全臺採集行動仍會繼續,社區或是相關民眾都可以透過粉絲頁聯繫提供建議,讓行動蒸餾車繼續出發,採集臺灣原香與土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