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精準的未來, 農藥時代如何斷捨離? – 經濟安全還不夠!全面解讀農業風險

文/何嘉浩 圖片提供/楊秀珠

臺灣位處亞熱帶,溫暖潮濕的氣候,適合各種生物生存,因此病蟲害特別嚴重。近年氣候變化劇烈,病蟲害更難以掌握,立即見效的化學農藥因而備受農民依賴。為了加強農藥合理、精準施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 2017 年宣布推動「十年化學農藥減半」政策,第一項行動策略, 即強調 IPM 的重要性。本文邀請產官學界專家學者,談談 IPM 概念從何而來?目前有哪些課題正待克服?如何穩健推動?

 

亞洲農藥用量高, 與氣候、農業型態密切相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曾統計 2010 ~ 2013 年間,臺灣各地「作物病蟲害診斷服務站」收取農民遇到病蟲害問題的諮詢件數,從 6,123 件增加至 8,090 件,增加幅度達 24%,其中以蟲害最多。 據分析,主因為昆蟲體型小且善藏匿,難以找尋及辨認。

若無法精準殺死病蟲害,農民常因多次噴施而增加用量。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於〈農藥市場發展現況及趨勢〉統計,2002 年起臺灣每公頃農地農藥用量逐年下降,2010 年降至每公頃 9.3 公斤,為歷年最低;隨後逐年增加,2013 年攀升至每公頃 12.4 公斤。

與歐洲國家相比,亞洲國家因氣候環境較為濕熱,且朝向集約耕作的精緻農業趨多,農藥用量高於歐美國家。此外,將臺灣與中國、日本、韓國比較可發現,日本、 韓國每公頃農地農藥用量有逐年下降趨勢,中國伴隨爆炸式經濟發展,2010 年農藥用量高達每公頃 17 公斤,成為世界農 藥用量最高的國家。

IPM 誕生,來自過度使用農藥的反思 

最早提出 IPM 概念的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昆蟲學者,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特聘教授曾德賜說明,IPM 為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的縮寫,Pest 原指害蟲,後來涵蓋到病害、雜草,才稱為害物整合管理。

加利福尼亞州是美國重要農業產區之一,主要作物棉花由於易受到蟲害, 農藥用量非常驚人,噴灑的就是廣為 人 知 的 殺 蟲 劑 DDT(Dichloro-Diphenyl- Trichloroethane),對害蟲具高毒性,對人 體則危害低,讓這支化學農藥廣受歡迎。

及至 1960 年代,研究發現 DDT 對生物 及環境有巨大傷害,催生《寂靜的春天》 一書,呼籲民眾重視農藥對生態環境的影 響,加利福尼亞大學考量殺蟲劑對生物的 影響及危害,開始發展 IPM 防治管理系統。

美國從 1972 年開始,將 IPM 列為國家 政策,1979 年更成立了 IPM 協調委員會, 以確保 IPM 的發展與實施。農業部須派員 進駐農業大學,配合專家學者落實 IPM 的 試驗與研究,加利福尼亞大學也開始逐步 建立「植物保護師」專業體系,相當於臺 灣正在推動的《植物醫師法》草案。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8年0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