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品運銷冷鏈補破口 產業界盼加強生產者與消費者食安知識

櫻花蝦是屏東三寶之一,有鑒於櫻花蝦上岸後易隨時間降低鮮度,影響漁獲品質,行政院已核定低溫櫻花蝦拍賣場工程經費助櫻花蝦產銷。國內亦有不少魚市場已達使用年限,且漁獲保存的流程與設施可能有食品衛生的疑慮。(圖片提供/東港區漁會)

近年農委會積極規劃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預計在4年內要設置旗艦型物流中心、區域冷鏈中心及強化產地處理等保鮮技術,提高農產品到消費端的品質,降低耗損、增加獲利。其中水產品因其易腐的特性,在遠洋漁業、近海捕撈及養殖產業各面臨不同的冷鏈保存與產銷問題,24日台灣水產協會辦理「建構水產品冷鏈與創新產銷效能」論壇,邀請產學界提出改善建議,以利相關單位執行冷鏈體系設置計畫。

論壇與會者有農委會、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教授李國添、臺海大食品科學系教授蕭泉源、中華民國養殖發展協會、高雄區漁會等。漁業署承諾未來會依照各區漁會漁業特性,辦理工作坊規劃漁獲保存及食安課程,加強生產者對冷鏈的認知;在消費者端,也會持續推廣水產品食用知識,提高消費者對國產水產品認同與價格接受度。在物流體系建置上,與會者則建議能與國內物流業者合作。

水產品因生物特性及漁業別不同,在冷鏈的發展上各有進度,以遠洋漁業為例,高雄區漁會總幹事黃昭欽表示,遠洋漁船因航程及海外基地販售的特性,船艙的冷凍設備及漁獲處理均有標準作業流程,因此鮮度能維持一定水準,不過在漁獲上岸後運送到魚市場的過程,甚至是拍賣場內卻會出現破口,像是有漁民運送漁獲時還在使用棉被保冷、下雜漁獲仍卸載在地上,未來會從改善保存與運送材料開始做,也希望同步建立漁民食品安全的觀念。

在水產養殖面向,中華民國養殖發展協會執行長侯彥隆說,年輕一代的養殖戶對漁獲凍存的方式與技術有概念,但資本投入卻是很大的負擔。另外,不少資深漁民恐怕只有「進冰箱就叫冰存」的觀念,對冰晶在漁獲保存上的效果與知識嚴重不足。此外,各地區養殖漁業的基礎加工資源不同,建議建立區域型水產品加工廠或區域冷鏈物流中心,降低養殖戶生產與運銷成本。

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針對產業界提出加強冷鏈知識推廣表示認同,未來會先透過研討會與工作坊收集各區漁會需求,再辦理教育訓練,至於硬體設施需求也會積極爭取經費來改善。水試所所長陳君如亦表示,願意與水產相關校系建立生產端的衛生安全規範,協助執行食安課程,提升國產水產品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