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山文教基金會創辦人游錫堃等人今(29)日前往行政院陳情,盼提升推動有機農業單位位階,從現有「農糧署農業資源組有機農業科」提升為「農業部有機農業司」。農業部次長胡忠一表示,因行政院「業務司」數量及人力受到人事總處控管,可行方向是將有機農業業務與現有性質相近的業務司如「資源永續利用司」合併,農業部將在3個月內檢討組織編制,提出具體方案。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日接見游錫堃與仰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莊秀梅及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郭華仁等人一行,包括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發言人李慧芝及農業部次長胡忠一等人陪同卓榮泰出席在座。
仰山文教基金會創辦人游錫堃等人今日前往行政院陳情。(圖片提供/行政院)
游錫堃此行代表全臺關心有機農業人士提出兩項陳情建言,一是目前「有機農業科」隸屬於農業部農糧署農業資源組之下,層級較低,協調部會不易,希望提升為直接隸屬農業部下單位「有機農業司」,以利農業部所屬單位或跨部會協調;二是有機農業推廣可參考日本訂定2050年耕作面積達25%、歐盟2030年耕作面積達20%、美國2050年產量達40%,作為我國未來努力目標。
胡忠一受訪表示,因應國內施行《有機農業促進法》,兩年前農委會改制農業部,才在三級機關農糧署農業資源組下成立「有機農業科」,有機農業科形同五級單位。但不獨農業推廣有機栽培,漁、畜產業也可發展有機;並且我國積極推動與各國簽署有機同等性認定,事涉外交部、經濟部等跨部會業務,由五級單位推動有機農業,確實層級較低,協調部會不易。
胡忠一說,游錫堃的理念相當正確,但由於人事總處對業務司數量有所控管,新增「有機農業司」有困難,比較可能是將有機農業業務,與推動淨零、農業永續等性質相近的「資源永續利用司」結合為同一司;龔明鑫則另建議成立專責「辦公室」,可不占業務司數額。院長指示農業部3個月內研擬適當組織調整方案。
游錫堃希望現有「農糧署農業資源組有機農業科」能提升為「農業部有機農業司」。(圖片提供/行政院)
此外,游錫堃建言參考日本、歐盟、美國等訂定有機農業推動目標。胡忠一表示,根據瑞士有機農業研究所2023年調查,全球有機農業面積占比前五名國家分別為東帝汶(9.21%)、斯里蘭卡(2.48%)、韓國(2.36)、印度(2.31%)及臺灣(2.23),歐美日訂定目標過於高遠,其實難以達到;反觀我國以每年增加1,500公頃為目標,每年均超過目標,今年截至7月底有機面積占比已達3.66%,形同已爬升至2023年調查的第二名。
胡忠一說,農業部推動有機農業不遺餘力,年年超越目標,只是所需經費每年仍不足1億多元,今日院長因此要求農業部檢討有機農業中程發展計畫,允諾在經費上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