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味食肆】蘭嶼芋頭初體驗

七種芋頭

由左至右是Alaleng、Opinoyayo、Mowzowzit、Maraehengopi、Malaktatetn、Rarakoasoli、最下是Vezandehdeh。

文字攝影/陳靜宜

我很喜歡吃芋頭,但直到參與一場芋頭品嘗會後,才知道原來我以前吃芋頭都是風花雪月。那是第一次有機會一口氣品嘗七款不同品系的蘭嶼芋頭,不是被包裝成芋頭冰、芋頭湯、芋粿巧的芋頭大餐那種,是一場原汁原味的直球對決。

我未曾到過蘭嶼,芋頭成為我與那座島嶼連結的緣分。那是由台灣美食技術交流協會理事長徐仲、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研究員兼組長董景生,在臺北舉行的蘭嶼芋頭分享會,把蘭嶼芋頭運送到臺北來,相信就算到了蘭嶼,也不一定有機會能同時品嘗到這麼多款芋頭,難得的機緣讓我大開眼界。

七種芋頭一字排開,就像在咖啡杯測,能明顯從嗅覺、觸覺、味覺、視覺上感受個別差異,有的芋頭特色在於香氣、有的肉細、有的黏性高、有的偏甜、有的彈勁、有的肉白、有的色深。最常見的Alaleng(水芋),鬆軟的Opinoyayo(水芋),尾韻略酸的Mowzowzit(水芋)、Maraehengopi(旱芋),帶有咬勁的Malaktatetn(旱芋),肉細的Vezandehdeh(水芋),甚至有精品芋之稱的Rarakoasoli(旱芋)。以上為依當地原住民發音所記錄的羅馬拼音,口感也是我個人評斷,非該芋頭的專屬特質。

我以前會以鬆軟、香氣作為評斷芋頭的標準,不過參與這次活動後更能明白,每樣食材都有各自特色,單一標準過於表層,也窄化了欣賞這個世界的可能。不是只有鬆軟、香氣飽滿的芋頭才是優秀,人也是一樣,不光只有美或帥,各種不同特質都是獨一無二。

臺灣總面積有3萬6千平方公里,普遍為人所知的芋頭就只有檳榔心芋;而蘭嶼只有45平方公里,水芋與旱芋加起來就超過20種。同樣是芋頭,本島人認為是根莖類食材,而對蘭嶼達悟族來說是主食。

芋頭田猶如達悟族的冰箱,想吃的時候拿了就有。然而隨著與外界接觸增加,達悟族的飲食習慣也出現改變,例如小孩不愛吃芋頭,父母親會加一點糖誘使小孩吃,這就讓芋頭從主食逐漸轉變成甜食的角色;人口老化,長者吞嚥能力變弱,黏性高的芋頭會使進食變得困難,結果是能吃的人不想吃、想吃的人不能吃。

另有文明的干擾,如白米飯、泡麵這類食物進到部落生活裡;其他還包括氣候暖化、豬羊侵擾等因素,都讓芋頭存亡面臨挑戰。根據董景生團隊調查,蘭嶼芋頭的耕地面積約為百年前的二十分之一。而近十年內,這些不同品系的芋頭,可能就要逐一消失了。

PROFILE

陳靜宜 臺南人,相信人離不開食物、食物也離不開人,熱愛飲食文化,從事美食報導20年。擔任雜誌專欄作家與特約採訪,出版《喔,臺味原來如此》、《啊,這味道》、《臺味》等書,曾獲曾虛白新聞獎等。

達悟族吃芋頭會搭配山龍眼煙燻豬肉
達悟族吃芋頭會搭配山龍眼煙燻豬肉,豬肉的油脂可以緩解芋頭的咬嘴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