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生態綠網貼近沿海漁村 盼公民科學協力充實海洋生物資料庫

林務局推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計畫」,迄今邁入第2年,除了延伸中央山脈保育帶之外的淺山區域,還要向下連結沿海聚落,發展臺灣的里海倡議案例。今年水產試驗所也獲邀加入計畫行列,研究團隊預計在國內找出3個示範據點,紀錄沿海漁村的生活型態,也希望透過公民科學家的機制,讓漁民日常捕獲的水產也能進入國內海洋生物資料庫。

林務局保育組組長黃群策表示,過去林務局雖管理範圍包含山林與海洋,但政策多集中在山林保育,海洋的部分只能側重特定面向,如瀕危物種、地層下陷地區的濕地保育等,但「不能只做保護區的經營管理」。淺山和淺海聚落所具有生物多樣性資源也需要被同等重視。因此,今年林務局就與水產試驗所等研究團隊合作,借重他們在漁業的專業與網絡,完備里山倡議中森-川-里-海不同地景的生產、生態和生活面向。

「林務局過去關注里海,可能是從生態保育、生物多樣性出發,但生產的面向,如漁村的現況,只有漁政部門和水試所才會比較了解。」擔任水試所「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計畫-里海場域及網絡建構」計畫主持人陳均龍說,里海談的不只是保育,更重要的是人在使用資源的過程和方式,像是漁業就有分拖網、一支釣等多種生產型態,不同的漁民所想像永續利用漁業資源的方式也差很多,「他們(林務局)到漁村,他們才會知道原來漁民生活型態是這樣,他們想的保育可能和漁民想得不一樣。」

陳均龍進一步表示,因為過去協助推動栽培漁業區的經驗,讓他體會到推動漁業資源保育必須建立在以資源使用者為主體的基礎。因此,今年計畫團隊就先盤點全臺15處沿海有潛力作社區型保育的村落,明後年將聚焦3處,由水試所、成功大學及海洋大學進駐蹲點、推廣公民科學的資料收集方法,此舉除了有助於研究團隊收集不同村落利用沿海生物資源的資料,也能進一步讓居民知道自己在採捕的物種、資源量,「可能過去這些物種一直被利用,但水試所受限於資料收集方式都不知道,(推動公民科學)可以進一步充實臺灣海洋生物資料庫。」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邵廣昭也認為,國內至少有上千種的海洋生物並未被好好紀錄下來,因為沿海的漁業資源調查及家計型漁業長期都被政策忽略,部分永續利用的捕撈方式被新的技術取代,若能藉推廣「里海」的概念帶動漁村轉型,像是漁村文化變成觀光資源增加替代收入,就有機會讓人與自然回到平衡的狀態,讓「經濟發展同時兼顧自然的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