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水生動物福利研討會登場 漁業署承諾讓弓魚成為歷史

日前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以下簡稱動社)呼籲國內消費者勿食用弓魚,並且要求漁業署盡快建立符合動物福利的水產動物屠宰、運輸等標準。23日漁業署與海洋大學辦理水生動物福利與友善養殖研討會,邀請產學界給予建議;漁業署並且表示,會先掌握實際使用弓魚的狀況,向消費者宣導,慢慢讓弓魚成為歷史,其他養殖、運銷與保存的規範會再研議。

漁業署署長林國平說,自己看到弓魚也覺得不好,「蠻殘忍的」,過去漁業署主要接觸的是養殖業者,而弓魚是進入消費地、零售市場才出現,粗估傳統市場中弓魚的比例約有1成,不少是因為消費偏好才使用這種綁法。目前沒有法規可管制,但會先向消費者宣導開始做,讓「弓魚成為歷史」。

延伸閱讀》弓魚「尚青」?不只讓魚痛苦、更可能有食安風險

動社執行長朱增宏回顧OIE在水產動物福利規範的發展歷程,2010年發布水生動物健康法典,針對養殖魚類制定致昏與宰殺基本準則,像是要求運輸過程中將緊迫的程度降到最低,宰殺時需致昏或在魚恢復意識前宰殺完畢。至於國內是否有機會制定相關準則,漁業署養殖漁業組長陳建佑坦言,相較於制定標準,更重要的是,考量養殖與加工業者能否落實執行,國內養殖漁業多屬散戶,「就像是農糧作物的小農」,不像是國外規模化養殖的一條龍產銷形式,需要評估國內型態的特殊性才能進一步研議。

除了致昏與宰殺的準則之外,動物福利也涉及飼養過程會不會讓魚感到緊迫,朱增宏表示,雖OIE在水產動物健康法典的精神是,任何操作都要考量動物福利,但目前並沒有養殖量的準則,因為不同魚種對於緊迫的飼養密度不同,難以一概而論。

近年有不少養殖業者強調自己是友善養殖,像是降低放養量、避免過度使用藥劑,因此民眾也關心,漁業署是否有機會制定主要消費魚種的單位放養量,讓更多業者能跟著轉型,陳建佑回應,即便在隔壁的魚池,就有迎風面與背風面的差異,飼養管理也各有差異,因此要制定養殖密度非常困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黃之暘也說,從商業利用的角度來看,水產養殖的密度本來就會比天然水域高,且水產本身的承受能力也有差異,要在產業端落實動物福利需要時間,可以先從後端的運輸與屠宰過程去努力。

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現身研討會現場,承諾會持續收集國內對弓魚展售及其他與水生動物福利相關的意見,未來評估納入法規中。他表示,弓魚展售型態的改善會先從消費者的宣導與教育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