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務局公告海蟾蜍為「有害入侵種」 6月14日前飼主須登記備查

有害入侵種海蟾蜍與其背上的臺灣原生黑眶蟾蜍比較,體型相差懸殊(圖片提供/楊懿如)

農委會林務局今(7)日公告修正「野生動物保育法第31條第1項所定有害生態環境、人畜安全之虞之原非我國原生種陸域野生動物種類」,將海蟾蜍列入,4月15日起生效,海蟾蜍飼主須在6月14日前向地方政府主管機關完成登記才能繼續飼養,不得私下繁殖或買賣,否則開罰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

海蟾蜍(學名:Rhinella marina)為世界百大入侵種,林務局表示,原產於美洲熱帶地區的海蟾蜍,壽命長,適應力及繁殖力強,且會捕食小型野生動物,若肉食性動物捕食海蟾蜍,或犬貓誤舔,都可能中毒致死,威脅生態及人畜安全,過去有許多國家為了防治甘蔗、香蕉等經濟作物的各種害蟲而引入海蟾蜍,卻衝擊當地生態,目前已在澳洲、菲律賓、日本等國家造成生態危害問題。

國內原本未發現海蟾蜍野外個體,直到110年11月在南投草屯一處菜園發現海蟾蜍野外族群,林務局立即會同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等單位全力移除,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楊懿如表示,目前移除與監測雙管齊下,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底已移除1千6百多隻,所幸海蟾蜍發現範圍仍侷限於南投縣草屯鎮內,尚未發現往外擴散。

林務局表示,為自源頭管理,防止飼養的海蟾蜍進入生態環境,增加野外移除困難,農委會將海蟾蜍公告為「有害生態環境、人畜安全之虞之原非我國原生種陸域野生動物種類」予以納管,楊懿如說,雖然要完全移除可能需要數年時間,但仍有機會小範圍逐步清零。

根據逐月移除紀錄,去年11月為移除首月,移除超過4百隻,12月移除156隻,今年1月下旬公海蟾蜍陸續在水域出現並開始鳴叫求偶,被志工逮到公蟾蜍群聚機會,移除258隻,2月、3月抓得更多,分別有437隻及391隻,繁殖期初始抓到公蟾蜍為多,後續才有母蟾蜍出現。

比成人手掌還大的海蟾蜍,捕捉移除時必須戴手套以防毒液噴濺皮膚。(圖片提供/林務局)

楊懿如表示,年初充分利用繁殖期聚集期間,移除了很多個體,大量移除公海蟾蜍可大幅降低海蟾蜍繁殖下一代的機會,但難免有漏網之魚,因此現在還是謹慎以對,因為母蟾蜍的產卵力太強,雖然存活率不高,只有0.5%的機率長成成熟個體,但只要有幾對海蟾蜍繁殖成功,其族群就有壯大的機會。

移除海蟾蜍目標是設法壓低其族群數量,並且阻止成功繁殖,如此才有機會在臺灣根除海蟾蜍的存在,楊懿如說,目前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國內灌溉系統發達,可藏身溝渠的海蟾蜍有可能隨灌溉網絡擴散至其他縣市,另一個挑戰就是海蟾蜍藏身住家裡的菜園,屋主並不驅趕,只能透過宣導,讓民眾願意主動通報,並讓志工前往移除。

林務局表示,將海蟾蜍列入有害入侵種公告4月15日生效後,即為合法飼養的截止日,但給現任飼主2個月的登記緩衝期,最晚必須在6月14日以前完成登記才能合法飼養,登記時必須能證明在4月15日以前就已經飼養,如果無法證明,會被要求繳出。

同時,地方主管機關每年還會稽核,例如原本登記5隻,但年度稽核時發現是10隻,就必須繳出沒有登記的海蟾蜍;公告生效後,海蟾蜍不能買賣、不能繁殖,但若原登記飼主因年邁或死亡無法繼續飼養而轉給其他人飼養時,可以向地方政府主管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志工們擔心接下來就會出現棄養潮,楊懿如表示,隨地棄養海蟾蜍很容易,對生態環境的衝擊卻很大,飼主如果不想繼續養,也應該負責任地交出無法繼續飼養的個體,讓地方政府送到特生中心收容。

海蟾蜍與臺灣其他蟾蜍比較照片(圖片提供/楊懿如)